入春以后,风特别的多,且大。每到这个季节,我们小伙伴也特别的快乐。因为在这个季节里,我们可以将自作的风筝拿到野外去放飞,让我们的祝福随同那风筝儿一起翱翔。
用家乡百姓的话说,农历的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不知是龙乘风而来,还是风载龙而至,反正是过了二月二我们这里的风特别大,且基本上是每天都有,所以我们为了放飞,老早地就作着准备。在这之前,我们就开始忙活着制作各式各样的风筝。我们找来各种花色不一的纸张、长短不齐的木棒、搓得细细的麻绳及浆糊等,开始裁纸,描图,按比例截好木棒,然后再进行精心地组装,这样一个个风格各异的虎头筝、蝶形筝、龙形筝以及蜻蜓状的风筝就从我们的手中活龙活现地诞生了。我们把这些经过精心制作的风筝系上足够长的麻绳,小心翼翼地拿在手中,结伴到野外的空旷地带去放飞。
春天的田野空旷而清新,绿绿的麦田散发着诱人的青香,我们走在那宁静的田间小路上,深深地嗅着春的气息,尽情地欣赏着春的生机,边走边哼着喜欢的小曲,四下探寻着放飞风筝的最佳处。在那个时候,农家晒谷的场院和农民留有的春茬地多是我们放飞风筝的所在。我们在那里曳起手中的红线,小心翼翼地用手托起风筝,慢慢地迎风而跑,把握适当的时机迅速地将风筝抛起,及时地抖动着手中的红线,让它徐徐地迎风飞起。“瞧!飞起来了,飞起来了。”随着一声声的呼喊,一个个虎头、蝶形、龙形、蜻蜓状的风筝由低而高腾空飞起,渐渐地,渐渐地,展开了翅膀,迎风飞翔,活龙活现地游弋在蓝天白云间。那虎头状的昂首而飞,直插云霄,好是威武,大有气呑山河之势;那龙形状的摇头摆尾,横冲直撞,好是神勇,如同天之娇子;虽说是那蝶形、蜻蜓状的没有虎头威武,也没有龙形状的神勇,但其小巧玲珑、穿梭自如,又颇有一番令人欢欣的感觉。我们嚷着,喊着,跑着,跳着,欢呼着,戏闹着,不断地用力抖动着手中的红线,让那风筝在蔚蓝的天空上左突右冲,翩翩飞舞,并相互竞比着谁的风筝飞得高,谁的风筝翔得好,谁的风筝气势猛,谁的风筝运行机灵……只一会功夫,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风筝由低升高,由大变小,如同一只老鹰高傲地凌空而翔,俯瞰着绿绿的大地。我们手中的绳索越来越短了,天上的风筝越来越不好控制了;但我们的笑声却越来越多了,心中的激情随着风筝在奔涌在升腾。此时此刻,笑声在田野上迭荡,欢乐在每个人的脸上扬帆,那一个个虎头、龙形、蝶形、蜻蜓状的风筝在笑声和欢乐中不断地攀升……真可谓是:风筝笑逗童人面,理想随之也升天啊!我们站在那绿意盎然的春野之上,昂视着高高飞起的风筝,心潮起伏,思绪翩翩,此时,对未来那一个个美好的憧憬,也在随着风筝的盘旋油然而生。
童年是天真的,童年是欢乐的,童年在田野放飞风筝那一幕更是乐趣无穷,让人有一种美好的回味。那种天真、快乐、幸福的童年趣事,始终在脑海里刻下深深的印痕,留下了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