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也叫灯节或上元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到了这一天,乡村的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热闹非凡。白天,人们组织起来耍火报;晚上,各家各户要将用糯米或豆面做成的十二生肖面灯燃起摆放在门前,形成农家闹春的独有特色。
我们村是个贸易交易点,每逢农历的五、十要赶大集,牟平、乳山、文登三市的人们在这一天都会前来进行买卖交易。每逢集日,街上人流如梭,挨肩接踵,小贩的叫卖声,购物的讨价声,人们的喧哗声等不绝于耳,足以显示出农村集市的繁华。在正月十五这天,更是热闹非凡。一大清早,来自三乡五村的铿锵锣鼓便会把你吵醒,牵着你跑出家门,站在村旁的高地上,翘首观看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闹春队伍。一会儿,耍龙队、舞蛳队、高跷队、旱船队、大头娃娃队及八戒背媳妇、新媳妇骑毛驴等传统的民间表演形式都会尽显眼前。在这一天,各村都会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要在这个大集上尽情地显露自家风采。
上午8点钟左右,锣声鼓声狂欢一阵之后,来自各村的火报队尾随着披彩的宣传车,从村旁学校操场上缓缓地向集市开进。这时,街道两旁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一层迭着一层,密密麻麻,将那表演者围的水泄不通。孩子搭在大人的肩膀上,年轻的爬到路旁的房上、树上,人们沉醉在一片激悦的笑浪声中,争相观看着那一幕幕精彩的表演——耍龙的神采飞扬,舞蛳的英姿洒脱,踩高跷的志高气昂,跑旱船的畅游人海,大头娃娃笑容可掬,逗人喜爱……
火报在集市的街道流窜,笑声在凝集的人群中爆发,欢乐的人们完全陶醉在甜蜜的笑浪声中……一幕猪八戒背媳妇逗得人们前卧后仰,猪八戒的憨态,小媳妇的俏皮,逗得人们喜笑颜开,一些玩皮的孩子还不时地跑到火报队中,挑逗性地扯一扯八戒的大耳朵,恼得个八戒怒目相向,腆着个大肚子追着孩子们直跑,颠得背上那小媳妇前倾后昂,“咯咯咯”地笑个不停;一幕龙腾蛳跃又掀起了新的高潮,十几个乔装的小伙子,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擎龙头摆龙尾舞得潇潇洒洒;一对金毛雄蛳腾跃其中,胸前铜铃震响,腾起英姿勃勃,博得围观的人们擂起一阵又一阵掌声。倾刻间,购者忘其购,卖者忘其卖,纷纷聚前围观。此时,这大集的一切繁华都凝聚在这龙腾蛳跃之上。
集日的火报往往延续到下午两点多钟,火报结束后,人们又恢复了一切贸易活动。每年正月十五的大集都是如此的火爆,如此的让人留恋,让人记忆犹新。
热闹了一天的人们,在晚上掌灯时分,又会将用糯米或豆面做成的十二生肖面灯燃起摆放在门前,相互炫耀着自己的佳作。这天的晚上,沿街一列两行,摆滿各式各样的面灯,其形状维妙维肖,引人入胜,咋一瞧去,灯光闪烁,如同白昼,人们聚在这灯火前,摆弄着,欣赏着,这些出自自己手中的“作品”,并不时地为那些小小的面灯添着油,加大着燃烧的力度,拖长着燃烧的时间,谈笑风声地延续着白日里闹春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