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事如同一根情丝牵起众多的回忆,让人永难忘怀。在这众多的往事中,最不能让人忘却的是儿时冬日的情趣。
那时的冬日雪比现在的大,气候比现在的冷,人们身上的衣着没有现在的殷实,但是小伙伴们玩起来总是滿身的热气。那时只要一入冬日,心里总盼着下雪结冰,因为在大雪坚冰的天气里有着好多好多好玩的事。在冬日里,风卷雪花,漫天飞舞,景致是特别的诱人。我们大多爱在这风雪天里,扔雪球,打雪仗,堆雪人……开心地玩着雪上游戏。我们一锨一锨地将地上的积雪堆成大堆,然后再将其斧削出头部体部,绘出胳膊、眉、鼻、嘴、耳等,再寻来两块大小相等的煤球或是两个未开的松球,插在浓浓的眉毛下面做为眼睛,如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雪人就屹立在冰封的大地上。有时我们还相互比赛着谁的雪人堆得好,堆得大,堆得维妙维肖。每当我们看着那一尘不染、玲珑剔透的雪人,在风雪中傲然屹立,都会由衷地发出朗朗的笑声。
儿时的冬日似乎要比现今冷好多,乡村的房舍大多是用草苫的,屋顶的积雪融化后顺草檐下滴,遇冷会结成一根根长长的冰棒(我们称之为“骨子棱”),齐齐整整地悬在房檐下很是美观,我们常常用扫帚、锨把“劈劈叭叭”将它打下,捡起送到嘴里“喀喳喀喳”咬着吃,是那么的惬意。可也往往为此遭到大人的白眼和训斥,因为这样极易毁坏房檐,在那个年代大人们对此是多么地痛心啊!可是玩心十足的我们,从来也不管大人的心情,只是一味地追求那“劈劈叭叭”的响声和那 “喀喳喀喳”的惬意,有如现在的孩子们听音乐、看电视一般的美。
在我们村东有一个长方形大湾,每当冰封大湾的季节,我们常到那里去打陀螺、遛冰,那里简直就成了我们玩耍的乐园。陀螺有用木棒削成的,有用自行车沙碗做成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但不管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我们在玩的时候大多比赛的是看谁的陀螺转得快,转得欢,转得时间长,因此每人都用手中的小鞭 用力地抽打着陀螺,让陀螺转得飞快,发出“呜呜”的响声,然后扬起手中的小鞭尽情地炫耀着。有时也会爬在冰上侧耳靠近飞转的陀螺,倾听着它那“呜呜”声,有如在欣赏一曲美妙的音乐。那时遛冰没有冰鞋,只是寻两片竹板,把竹板放在火里加温,再将竹板前端熨弯,这样一双简易的冰鞋就造出来了。我们将这心爱的“冰鞋”踩在脚下,用撑杠用力点着坚冰,“嗖嗖”地往来穿梭于冰面上,一会儿直行,一会儿旋转,一会儿蹲滑,大有《智取威虎山》的勇士们穿越林海的英雄气慨。虽然,偶尔也会跌一个腚蹲,屁股跌得生痛难忍,但谁也不会因此而放弃。现在,虽然村东的大湾早已被填平,在上面栽了花草和树木,建起了简易的花园,但每次回家路过此处,都会情不自禁地勾起一串串那儿时有趣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