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冠卿先生长篇小说《追梦》有感
与冠卿先生相识已有二十多年了,他为人朴实,待人至诚,做事勤勉认真,堪称人之楷模。更令人佩服的是,他退休以后,亦奋发有为,笔耕不辍,创作出大型京剧《李龙爷》和长篇小说《开心果》、《追梦》等一系列文学作品。近读其晚年力作《追梦》,细心品味,感触颇多——书中所述,如同在昨,把人又拽入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很多亊件,似乎亲历,让人又回忆起走过的那段“懵懵懂懂的时期”。作品文字简洁,笔锋犀利,故事曲折生动,从某些方面也可以让人品味到人生的真谛,很值得一读。
长篇小说《追梦》是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赵梦生梦想读书、梦想当兵、梦想当工人、梦想做一个好农民的寻梦历程的描写,真实地再现了那段岁月人们的困惑与迷茫。我依稀记得,在那个暴风骤雨的年代,人们踊跃着站出来“革命”、“造反”,然而,“革谁的命?”“造谁的反?”最终自己也搞不明白。正如同书中所说的,“脑子里也像一团乱麻,怎么理也理不出个头绪。”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也是一个理想滋生的年代,人们有着一种“革命”的冲动,有着追求美好的渴望,正是这强烈的渴望和无限度的冲动,使一代人陷入了“困惑与迷茫”。书中主人公赵梦生实际上就是这一代人的代表,是对处于那个年代人们心理矛盾的写实。冠卿先生巧妙地运用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以犀利的笔锋,通俗而质朴的语言,通过对龙王庄一批凡人琐事的描述,向读者展示出一幅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宏伟历史画卷。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而又魂牵梦绕、风云激荡的时代,书中主人公赵梦生就是生长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里的一名热血青年。他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不随波逐浪,在龙河一中“突然冒出了几十个‘红卫兵’组织”的时候,他没有盲然从流,“也没有参加任何红卫兵组织”,经过龙王庄拜祭李龙爷事件后,他触动很大,他这位刚谙世事的青年人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开始审视社会,审视现实,在不断的困惑中寻找着自己的追求。这一点,赵梦生在风靡一时的红卫兵大串联和参加红卫兵组织等事件中都表现的淋漓尽致,充分表现出人物的鲜明性格个性。这就为他面对一个个梦想的破灭、一次次爱情的挫折及其理想抱负的难以实现等进行了很好的铺垫,使之他在一次次沉重的打击下仍不至于趴下,而是挺直腰板面对挫折,在坎坷中探索,在探索中成熟,展示出他坚忍不拔的性格特征。主人公赵梦生饱尝酸楚,却仍然百挫不折,不屈不挠,凭坚韧而抗争,在厄运中求生存,在忍耐中图奋发,这在那个乌烟瘴气的年代里是多么的可贵,读之令人佩服,令人感动。在那个年代有多少有志青年胸怀大志却难以实现,或是消极沉沦,或是玩世不恭,然而赵梦生却心中永远有个梦,他始终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真善美最终必将战胜假丑恶。正是这正义之魂,使其处逆境而不慌,处浊流而不染,从而昭示了他在罪恶和苦难并行中仍然顽强抗争的闪光人性。赵梦生这个人物的成功塑造,可以说冠卿先生是颇具匠心的,他能勾起一代人的回忆,也能激起后代人的努力,这在文学作品中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作品还成功地塑造了王小妹、刘超男、赵顺利、李彩云、赵五爷等一批现实生活中的鲜活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为小说的故事性、曲折性、趣味性都增色不少,既有效地衬托了主人公,使之主人公更加生色,又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当时各个层面的人们的思想、生活等,使小说的叙事性更强,情节更生动,故事更曲折,让人百读不厌,难以释手。
冠卿先生的这部小说,不但在人物塑造上颇具匠心,在人物关系上也可以说是颇下心思。比如说,李彩云的身世,李彩云与赵顺利的结合,赵梦生与三位女子,赵五爷的穿插出现等,都颇具戏剧性,非常吸引人的眼球,使故事峰回路转,层澜迭起,引人入胜。
《追梦》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情节设置,既合情理,又耐人品读;既无雕刻之痕,又耐人深思;既有历史的印痕,又可闻到奋进的声音,真乃是一部好书。读之,可知历史,品之可励人生。为冠卿先生创作出这样好的作品而歌,为冠卿先生创作出这样好的作品而贺,在此,并祝冠卿先生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以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