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进城里后,我妈妈每次包饺子都要包很多。我家离父母家近,一般都在一起吃。妹妹家隔得稍远点,有时生意忙赶不过来,在妹妹店里帮忙的父亲就会捎带着送给他们吃。
年前,妈妈身体不舒服,住了几天院。出院后,为了让她休养好,我们都不让她干家务。相比妹妹,我的时间充裕些,除了上班的几个小时,余下的时间几乎都在妈妈家,陪她聊天,给她按摩,做饭、洗衣、收拾卫生,感觉人就像个陀螺一样,团团转。
这些年,我几乎没有做过饭,习惯了在妈妈家饭来张口。突然的一转变,让我手无足措。深切的感受到,父母的健康就是儿女的福气。 那些日子,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睡梦中也在围着妈妈不停地转。
一天下午,我在厨房笨手笨脚的包饺子,午睡后的妈妈起来看到了,说多包点,捎带着你妹妹一家的吧,你再切点肉和菜,我来调馅。我嘴上答应着,心里却叫苦连天:我的亲妈呀,我每天忙得脚不离地,你体谅小女儿,怎么就不心痛大女儿啊,你可知道每天给你按摩,我手指都疼得合不拢,大冬天的,穿一件背心还大汗淋漓。虽然内心翻江倒海,但我没有表现出来,只要老人开心,做儿女的受点委屈也值得。
从那以后,每逢包饺子,都和以前一样捎带着妹妹一家的,看着妈妈身体一天天硬朗,气色越来越好,心里更是欣慰不止。
近期去复查,医生说恢复的很好,让妈妈回家适当的锻炼一下。康复后的妈妈就闲不住了,逛超市、做家务、改善伙食。我们下班后就能吃上热乎乎的可口饭菜,饭后我要刷碗,她也像以前一样连忙夺过去,说我啥事也没有,还用你们干,家务活你们谁也不用插手。我家先生打趣的对她说:你就让孩子多锻炼锻炼吧,你看你病的时候,她手忙脚乱的,包个饺子都要大半天。我妈妈眼圈立即就红了,哽咽着说:当妈的只要自己能干,就不舍得让孩子受累,能让你们吃上我做的饭菜,我是真高兴,觉得自己还有用,刚出院时吃饺子,想到另一个孩子没吃得上,心里真不是滋味。我家先生听了大笑:你以为这是灾荒年代吗?还会有人馋饺子,他们如果想吃就会包的。我妈妈喃喃地说:那怎么会一样呢?那不一样的!
我在旁边百感交集。我懂,我理解,妈妈包的饺子和自己包的饺子怎么会一样呢?母爱的味道是任何美味也替代不了的啊!多年后,我肯定能想起,在这个饺子店遍布林立的小城里,我亲爱的妈妈,她在病中,为没能给孩子包一顿饺子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