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之窗首页 - 资讯 - 供求 - 招聘 - 房产 - 婚庆 - 家居 - 汽车 - 法律 - 健康 - 企业 - 摄影 - 书画 - 文学 - 收藏 - 周易 - 美食- 社区 - 优惠券
首 页 文登作协
作协简介 组织机构
作协章程 作协成员
文坛动态 文登作家专栏
小说 诗歌 报告文学
随笔 戏剧曲艺 文学评论
文学爱好者
小说 诗歌 随笔
散文 杂文 游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登作家专栏 >> 于书淦 >> 散文随笔
我们村的大年三十
作者:于书淦

忙碌了一年的村民,到了大年三十更忙了。

家庭主妇们忙着整理前几天就蒸好了的饽饽、莲子、元宝、圣虫等面食,点上红点,准备用来供奉祖先,给左邻右舍来串门的女人观赏评比,这是正月里妇女们串门时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她们还要洗净碗筷杯盘,切菜,剁肉,为年夜饭备料,虽然是倒春寒的六九天,但是家家户户敞开的屋门却热气腾腾,传出噔噔噔的砧板声,锅碗瓢盆的交响乐声,欢悦的说笑声,电视机播放的各种节目的混合声,交奏成喜悦的乐章。

千年形成的习俗,年夜饭的准备是很有讲究的。早年少不了鱼,因为“鱼”和“余”谐音,象征着“吉庆有余”。曾经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村民,企盼着“年年有余”。近年来,又添了火锅,火锅沸腾,热气蒸蒸,满屋撩人香气是家庭红红火火的象征。凉拌,炒煎,荤素凑齐八样菜,“八”与“发”谐音,希望来年发财。但也少不了一道甜味菜肴来预喻着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长辈在大年三十,就把压岁钱为大年初一前来拜年的晚辈准备好了,这压岁钱,据传说是由驱压小妖“祟”演绎而来的,“祟”与“岁”谐音,“压祟钱”就变成了“压岁钱”驱妖演绎成祝福。可见我们的先人是很有文学创造力的。至于钱么,也由早年的角钱或是一捧炒花生,变成了大票了,各有不同。“压岁钱”是在大年初一发给前来拜年的晚辈的,拜年是晚辈对长辈的祝福祈寿,也是奔波在外的人寻根访根的郑重活动,“压岁钱”带着长辈的体温,带着长辈的企盼。

男人在大年三十这一天更忙。起早劈柴、挑水、帮灶······忙忙碌碌了一年的村民,干脆就忙好这一年的最后一天,不把忙碌留给来年。村民从大年初一到初三,除了生活必须,是不干繁杂活儿,只是走亲访友,串门啦呱,演戏看戏。有的村民在一年中的坎坎碰碰中造成隔阂,过年时,一声“过年好”,就云消雾散了。忙忙活活的男人在女人笑着的嘟噜声中奔出了家门,他们要去准备大年初一的活动,村里这些娱乐活动,自古以来就是自发的,早年锣鼓除了村里有一套,侯姓、杨姓等各大家族也都有一套,后来有的流失了,侯姓的收归村里了。大年初一,锣鼓喧天,此起彼伏,方圆十几里的人们,闻声,穿着过年的衣裳,涌到侯家集来看活报剧、高跷队,这些活动的组织者是大伙推举出来的德高望重的乡间艺人,早年锣鼓队的骨干是杨保聚、刘培永,活报剧的骨干是林基维、王曼,剧团由从树娥、杨元玺组织,如今这些活动由侯文旭等负责。

回村的学生,大年三十早晨在锣鼓声中,穿着过年的衣服,分成几队,争先恐后地为烈军属贴春联。他们不分年级,学校,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参加,有些学龄前的儿童也跟着跑,端浆糊的、拿春联的、敲锣打鼓的、贴春联的、帮助扫门前的,各尽所能,大家都乐在其中。

俗话说:风俗隔里不通。但年文化却大同小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年文化也在变革创新,但浓浓的亲情,永远是年文化的中心内容。

大年三十的夜晚,家家门前大红灯笼高挂,映着红红的春联,屋里,一家人团圆在暖乎乎的炕上,嗑瓜子、咂糖块、吃水果,啦呱着一年来 的喜庆事儿,看着急步慢步怎么也跟不上人们文化需求的春晚,人们在守岁,在等待新旧交际的钟声敲响,在等待新的一年的到来。

 
  精品推荐
  活跃会员
  征文启示
    尊敬的广大文学爱好者,文登之窗原《文学读书》栏目现经过改版,已更新为《文登文学》,广大新老文学爱好者可在本栏目下方的"文学爱好者专栏"中根据作品分类发布文学作品。具体方法如下:
    1、点击"会员注册",填写用户名,设置账号密码(此账号可在新区论坛中通用)
    2、以前曾经在原《文学读书》中发布过文章的老用户,可使用原来的用户名,但需要重新注册密码。
    3、点击"登陆发布"选择主题分类,发布作品。
    欢迎广大新老文学爱好者积极发稿。如果想加入文登作家协会,可与陈秘书长联系。
    联系电话:13563141866



copyright© 2014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电话:0631-8985020  鲁icp备090749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