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之窗首页 - 资讯 - 供求 - 招聘 - 房产 - 婚庆 - 家居 - 汽车 - 法律 - 健康 - 企业 - 摄影 - 书画 - 文学 - 收藏 - 周易 - 美食- 社区 - 优惠券
首 页 文登作协
作协简介 组织机构
作协章程 作协成员
文坛动态 文登作家专栏
小说 诗歌 报告文学
随笔 戏剧曲艺 文学评论
文学爱好者
小说 诗歌 随笔
散文 杂文 游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登作家专栏 >> 邢爱琴 >> 文学评论
行走在家乡的古风中
作者:邢爱琴


行走在家乡的古风中

——读《故韵乡情》有感


寒假时孩子们带回了研学实践作业:走近家乡的山川,了解家乡的风云人物和名胜古迹。正在为此愁眉不展时,读到陈强伦先生的新书《故韵乡情》。不必东奔西走采访知情人士,也不必查阅大量文史档案资料,文登的灵山秀水、乡风民俗、地灵人杰,在陈先生的笔下娓娓道来。

手捧散发着墨香的新书,元将刁通、明尚书丛兰、水力专家林一山、百岁将军张玉华,红色传人王传,文登这片热土上的历代风云人物都从书中迎面走来。我的老家是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泽头镇,孩子读到出生于泽头镇的林一山在胶东领导天福山起义的事迹,特别激动,实践作业一锤定音。1937年抗战爆发不久,山东省委决定让林一山去胶东,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骨干力量,成立胶东特委、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一支坚强的抗日武装队伍。天福山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胶东人民抗日武装的诞生,同时也揭开了胶东人民武装抗日的序幕。1938年1月初,理琪等胶东特委领导联合一切爱国力量举行威海起义。起义胜利后中共胶东特委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司令部”,理琪任司令员,林一山任政治部主任。后来又发动了一系列突袭牟平城、血战雷神庙等传奇抗战故事。《故韵乡情》里的那些兵器的撞击,那些战马的嘶鸣,英雄逐鹿,壮士报国,一腔热血,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胜利成果的来之不易,烘托出革命前辈的足智多谋和无私奉献。

作为地道的文登人,每天穿梭于抱龙桥上下班,欣赏着河两岸满目的翠绿,却不曾注意河畔那棵高大的白杨树。陈强伦先生的《故韵乡情》有详实的记录:“文登昆嵛路桥南端西侧的抱龙河畔,有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躯干挺拔,茁壮茂盛,通高30余米、树冠直径近16米、胸径周长3米,需二人合抱方能环绕过来,是文登市区内现存最高大、最硕壮、年代最久远的树木。”读过《故韵乡情》,更喜欢带孩子到抱龙河畔跑步,给他讲白杨树悠久的历史,看桥上的车来车往,讲抱龙河上的桥拆桥建,小城的楼拆楼建,道路的拓宽延长。每次路过那棵白杨树,便不自觉地与它默默对视;惊叹它“几十年来,它一直这样傲然挺立于抱龙河畔,宠辱不惊、泰然自若,饱受着大自然的雨雪风霜;目睹着抱龙河的水清水浊、水落水涨”。炎炎夏日,我们更愿意来到它的树阴下,伸开双臂怀抱那粗大的树干,抬头仰望那把参天巨伞,心里自豪地说“我认识你的前世今生”,那是一种怎样的缘份。

《故韵乡情》是一部历史散文,展示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时期鲜活的生活场景。陈先生的童年却是被拴在磨道里,陪伴着猪仔长大。7岁开始拉磨扣,12岁就能扶着磨棍推磨。因贪玩,“母亲拿着扫面的笤帚疙瘩往我肩上、背上、腿上、腚上一阵乱打”。那些悲惨的描写,让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儿子笑得前俯后仰,我却读得泪流满面。“没想到作家小时候也挨打!妈妈打的时候一点也不疼!”儿子好奇地谈论着他幼稚的想法。谁不从童年走过,哪个孩子不曾顽劣,而哪个妈妈真舍得打自己的孩子?只是那个艰苦岁月里,贫穷的生活让人身不由已罢了。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本该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年纪,“只要看到母亲在推磨,就会跑进磨道拉磨扣”。这些朴实的文字配上当时的生活照,眼前便浮现出那个时代真实的生活场景。孩子们在散文里读历史,学担当。儿子开始主动包揽力所能及的家务,有时家里的水桶空了,小家伙便会自告奋勇去楼下的净水机打水。《故韵乡情》折射的光明正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影响并改变着孩子们的言行。

如今猪肉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肉食,成为孩子们的最爱。遍地开花的养猪场几乎圈养了小城全部的猪猪们。儿子正好是个小金猪,在家昵称“猪猪侠”,对猪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却并不知道猪是怎么长大的。而作家陈先生“从记事起,家里的猪圈里就有猪;从我上学起,就得为猪而劳作”,《拾忆当年说养猪》弥补了孩子们缺失的猪猪成长史。捉猪仔、挖猪菜、薅猪草、碾猪食、熬猪食、垫猪圈、集猪粪,经过从春到冬十个月的辛勤喂养,才迎来了逮肥猪、送肥猪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母亲用送猪领回的猪肉包了一锅白菜包子,“别停下,使劲吃,管够!”母亲的一句管够,饱含了多少辛酸。而我“已经吃饱了,可看我哥还没放筷儿,我就又使劲塞了一个!”纯朴的描写,再现了那个年代养猪的艰辛,字里行间又渗透着陈先生在母亲的感染下与贫穷抗争,乐观拼搏的精神。孩子读了也不禁感叹:原来养猪这么辛苦,那时的社会实在太贫穷了。吃饭的时候,我们便常谈起书中的白菜肉包子,小家伙居然还振振有词地监督我:浪费可耻,不准剩饭!《故韵乡情》里散发出来的勤俭仁孝之风,正默默潜入孩子心底。

那个从贫穷与磨难中走来的少年,在风霜雨雪中变得更加坚强挺拔。《母亲的偏方》、《父亲的大国防》、《一把算盘话传承》、《全家福里拍出的仁孝家风》《儿时的端午节》、《五片桃酥》,一篇篇饱含爱与感激的文字,让我们读到贫穷时代的纯真与善良,面对困难的不舍与追求。《抓周》、《让跑马灯跑回来》、《北廒秧歌剧》、《蜢子虾酱,老威海的味道》,一章章家乡特色的文字,铺排成纯朴的民风,向我们迎面扑来。近处的召文台、香岩寺、万字会,远方的架山、万石山、柳林庄、梧桐庵,像一首首无谱的音乐,带我们走进不一样的山峰村舍。春光明媚,怀揣着《故韵乡情》,带着家人,与家乡的灵山秀水相逢一笑,揭开历史的面纱。

《故韵乡情》饱含着对历史的敬重、对家乡的热爱、对家风的赞赏,每一篇作品都闪耀着陈先生饱读诗书又跋山涉水的风采。陈先生是文登门户网站《文登之窗》编辑部主任,经常参与一线稿件的采写、图片拍摄,后期的编辑、排版、上传等工作。记得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封城期间,陈先生嘱咐亲朋好友呆在家里不出门,自己却背着摄像机奔赴在会场、卡口、超市、学校。第一时间发布抗疫最新消息,公布家乡人抗疫卡口实时现况,疫情期间稳定的市场供给,让居家隔离的人们安心放心。空空的街道、寂静无人的车站、空无一人的学校,紧锁的公司大门,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寒冷卡口的志愿者……每天更新小城的实时生活照片,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角度,全是陈先生奔走的足迹;为了拍到最好的俯视图,又没有无人机协助,陈生生一幢幢地爬楼梯到顶楼找最合适的角度……这种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铸就了他作品的丰盈与内涵。

坐在召文台的石阶上,眼前车水马龙流光溢彩,万家灯火阑珊。小城悠远的历史折叠成《故韵乡情》,收藏于文登区图书馆一楼借阅区及各城市书房,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抽点时间带上孩子,随《故韵乡情》去探寻着家乡的古风,倾听着历史的心跳,让明月清风中走来的故乡,驶入孩子们的心海。


 
  精品推荐
  活跃会员
  征文启示
    尊敬的广大文学爱好者,文登之窗原《文学读书》栏目现经过改版,已更新为《文登文学》,广大新老文学爱好者可在本栏目下方的"文学爱好者专栏"中根据作品分类发布文学作品。具体方法如下:
    1、点击"会员注册",填写用户名,设置账号密码(此账号可在新区论坛中通用)
    2、以前曾经在原《文学读书》中发布过文章的老用户,可使用原来的用户名,但需要重新注册密码。
    3、点击"登陆发布"选择主题分类,发布作品。
    欢迎广大新老文学爱好者积极发稿。如果想加入文登作家协会,可与陈秘书长联系。
    联系电话:13563141866



copyright© 2014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电话:0631-8985020  鲁icp备090749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