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之窗首页 - 资讯 - 供求 - 招聘 - 房产 - 婚庆 - 家居 - 汽车 - 法律 - 健康 - 企业 - 摄影 - 书画 - 文学 - 收藏 - 周易 - 美食- 社区 - 优惠券
首 页 文登作协
作协简介 组织机构
作协章程 作协成员
文坛动态 文登作家专栏
小说 诗歌 报告文学
随笔 戏剧曲艺 文学评论
文学爱好者
小说 诗歌 随笔
散文 杂文 游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登作家专栏 >> 陈强伦 >> 小说
赶 碾
作者:陈强伦

村南二里外的小河边上,有一个石头窝子,这个石头窝子多年来一直为村里提供着数不尽的石材。村里人家盖房子、集体搞建设、兴修水利、整大寨田、铺院子、垛猪圈,用的全都是本石窝子的石材。村南那片100多亩的果树园,楞是用该石窝子的石头垒起了一条宽半米、高两米的石头围墙,足有三公里长,远远望去如万里长城一般巍峨,非常壮观。而所有的石料,也都是由村里的男女老少利用早上的时间从该石窝子一块一块用肩头扛出来的。后来人民公社选择在这里修水库,其原因之一,也是因为这里有取之不尽的石材。

听老人讲,这里原来是一座裸露着石硼的小山,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开始在这里采石头,年长岁久,山被扒平了,而下面的石头却越出越好,竟出现了昆嵛山上才有的那种整块整快的毫无裂缝的青色花岗岩石。这对中国北方农村制作碾米磨面用的石碾石磨,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石材。于是,十里八村用的石磨、碾盘、碾坨以及石板石条等都到这里来开采。久而久之,这里竟被抠成了一个巨大的石坑,象一个大盆埋坐在地下。每当炸石头的时候,石帽石料一起堆向盘底。采石的人们再将有用的石料和没用的石帽石渣,用抬筐沿着废料堆成的斜坡抬到盆外。

在这里开采的石板、石条、磨盘、碾砣等可以用小车推、马车拉,而重达几吨的碾盘,要想运回村里那决非易事。一是需要众多的人力,二是需要一个胆大心细、指挥若定的赶碾者。

村里有个奇人,名叫富国,我们叫他富国老爷,人送外号富国猫子。不知道是因为他能上树、能爬墙身轻如猫?还是因为爱在村里寻罗女人,嘴谗象猫?或许两者皆有吧,反正人们都叫他富国猫子。十里八乡的人提起富国猫子,没有不认识的,因为他有一套别人无法比拟的本领,能将碾盘赶回家。

当时,村西头有一盘碾子,在鞠僧肉子老人的南倒厅里支着,何时有的这盘碾子,村里岁数最大的人都说不上来。因为他们的上一辈也不知道。但有一个神话却在村子里广为流传:鞠僧肉子家老辈子在这里住的时候,有一天半夜听到院子里声音嘈杂、轰隆做响,后就听到有人喊:“起来了,起来了。”家人擎着油灯出来看时,却没有了一点动静,天亮后,南道厅里平添了一个庞然大物——一盘碾子。鞠僧老辈子家人并没有将其据为己有,而是奔走相告于乡邻之间,于是人们都来这里碾米、碾瓜干。人们感到奇怪为什么就凭空来了一盘碾子?是不是上辈子修了德,这辈子神仙来报答?后来人们传说,有一年冬天鞠僧老辈子家一个家庭主妇在于家山上搂草,猛听得远处一声土枪响,接着跑过来一只后腿受了伤的狐狸,跑到她面前时便跑不动了,用一付哀求的目光看着她,她便毫不犹豫地将狐狸埋在草堆里,上面再覆上装草用的葛娄包,装作无事一样,继续搂草,不一会儿跑来两个猎人,问是否看到一只狐狸,主妇说“看到了,向那个山头跑去了”。说着向庙花顶方向指了指。两个猎人匆匆追赶而去。主妇扒开草堆放出狐狸,从衣襟上撕下一块布条将受伤的狐狸腿包好。再将自己拿的黑面卷子干粮掰一块给狐狸吃,狐狸一步三回头地走远了。也许是狐狸报恩送来的这盘碾子吧,人们这样分析着。

随着年代的推移,人口的增加,满村一个碾子是不够用的,于是人们就想在村中间再支一盘碾子。正好村南的石头窝子里打出如此好石,村里就组织几个手艺比较好的石匠,开赴石头窝,炸石造碾。

碾砣被轻而易举地运回村里。而搬这碾盘却需要村里的所有男女强壮劳力参加。这时候富国猫子的作用可就得到发挥了。本来十里八乡凡遇赶碾都来找他,现在自己村里要赶碾,那就更义不容辞,况且还可以在本村的大闺女、小媳妇面前出出风头,一展英雄风采。

富国猫子时年48岁,看上去年龄比实际要大些,胡子拉碴,不爱打扮。穿个空心棉袄,腰里扎着一条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皮腰带,长出来的部分就那么在肚子前丢荡着,像猫尾巴。与孩子们疯闹时便用它抡打,吓得孩子们满街跑。到了赶碾时,长出来的那块腰带就紧紧地别在腰里,平时看女人时那种眯缝眼也立即睁大起来,变成了放着猫一样蓝光的眼,吼一声震天动地。

他先组织青壮年上山砍树,砍刺槐树,且专拣那生长三四年的,碗口粗的砍,因刺槐树质地坚硬,有韧性,抗冲击,不易断裂。中老年人则开始修路,将高出路面的石尖砸去,将沟沟洼洼的地方填平。各家各户将能用的绳索拿出来,以备拉碾用。准备停当后,村里的青壮男女便提着绳子,扛着刺槐杆,浩浩荡荡来到村南石头窝子。后面跟着一大群奔跑的小孩,孩子的队伍里也有我,那时我只有7、8岁。

此时还没有出正月,那年冬天的雪又特别少,所以路面又干又结实。路两边的草早已被人们搂得精光,只剩下还没有开始发芽的草根,地皮从草根的缝隙中裸露出来。冬耕过的田地里,冻泛的泥块子向下落索着细泥,刺槐树萧条的树枝被风吹得飕飕作响。

做好了的碾盘,静静地斜躺在石窝子底部的乱石堆上,从上面看去好象一张待出锅的小饼。人们沿着早已修好的斜坡路下到盆底,这个巨大的碾盘将要沿着这个斜坡拉出盆底,拉回村里。

富国猫子先点燃了一炷香,口中念叨几句别人听不懂的话,然后指挥着几个手脚麻利的人,先用两根粗壮的刺槐杆,将斜倚着的碾盘上半部分四分之一处夹住,用绳子在长出碾盘外延两端处,将刺槐杆狠狠绑住,将各家带来的绳索连接起来,绑在刚刚夹住的刺槐杆上,把人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站在石窝子上端南侧,用力牵拉绳索,使碾盘立起;第二部分站在石窝子上端北侧,等南侧的人们渐渐拉起后,好用力扯紧绳子,防止碾盘向南面扑倒;第三部分站在碾盘跟前,等到碾盘竖起后,马上用刺槐杆前后左右戗住,以防歪倒。

一切准备就绪后,富国猫子便将空心袄两襟一沓,皮腰带向腰间一煞,长出的部分向腰间一别,噌噌噌窜到石窝子半腰一块突出的石头上。他也真会找位置,在这里上可眺望拉绳子的人们,下可以俯瞰盆底的操作者,声音又可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只听他大吼一声:“开始――,南面的人准备拉!依唆”“嗨唆”“依唆”“嗨唆”。南面的人狠命地拉着绳子一点一点艰难地向后退着,下面的碾盘在拉力的作用下一点一点地向上起。“北面的人准备!注意!拉住绳子,拉紧——,拉紧——,起来了,拉住!”“下面的准备杠子!两边戗住,戗住!前后用大石头楔住,楔住!”,好悬哪,终于拉起来了。初春天气寒意未退,可是人人身上头上都冒着白毛大汗。

富国猫子跳下石岩,来到近前,指挥着人们扎架子。

立起来的碾盘,中间有一个圆眼,他选择了一根粗细合适的刺槐杆,穿进眼里,以这根中轴为基点,在长出碾盘两端的中轴上绑两根横杆,又在横杆的两端,各绑两根连杆,连杆上再绑横杆,再在上面纵横交错地绑上几根横撑、斜杆。这样,一个巨大的碾挂就牢牢地将碾盘框了起来。富国猫子从腰间取出两块红彩,分别系在碾挂两端的高处,又将人们进行了重新搭配。这次分成了四帮:第一帮,也就是最强壮的一帮在前面拉,用粗大的绳索拴住碾挂,拉动碾盘向前滚动;左右各一帮,用绳子扯住碾挂,防止碾盘向左右倾倒,三组绳索呈“当”字头形向前面三个方向用力;没有绳索的其余人等则在后面推。

安排停当后,富国猫子重新扎好腰带,瞪圆猫眼,一个窜跳越上了刚刚扎成的碾挂。只见他双脚牢牢地蹬在碾盘两边的碾挂上,跨着碾盘,双手挓开五指,向前方呈拥抱状态左右伸展,声如雷吼“开始——”!人们在他的调度下,驱动着巨大的碾盘,缓缓地向前滚动,碾盘下的碎石被轧得嘎吱嘎吱响,后面留下了一道深深的辙。宽大的碾盘在他的跨下转动,红彩绸在他的脚边飘扬。只见他挥舞着双手,嘴里高喊着:“左边用力,右边松一松。”“右边再用点力,左边松一松”。一会儿“左边”,一会“右边”。碾盘在他的跨下摇摇晃晃的向前挪着。

离开盘底马上要进入上坡,这真是瞪眼珠子的时候,必须一鼓作气,稍有闪失,碾盘按惯性后退,后面的人将有被碾死的危险。如果向两边任何一个方向倒下,将掉进深沟,再也无法捞上来。在坡底富国猫子就站在碾盘上给大家细说了利害。这时候不知谁从村里背来一个唱戏用的鼓,富国猫子说:“好,鼓来了,敲起来,加油冲啊。”鼓声振天,喊声如潮。碾盘沿着斜坡被四个方向的人们缓缓的推上坡顶。富国猫子让人拿来早已准备好的刺愧杆,从碾盘两侧牢牢戗住,又用石块前后闸死。“好,歇歇”。话音刚落,人们便就地躺在暄地里、草堰上和乱石中,身体呈大字形伸展着,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富国猫子没有躺下,也没有走下架子,而是来个90度转身,一腚坐在了碾盘上,掏出了铜锅玉嘴烟袋,向两腿间的碾盘上敲了几下又含着烟嘴向外鼓了鼓,从烟袋荷包里装了一袋旱烟点上火,叭哒叭哒抽了起来。

这仅仅是从石窝子的盆底里拖了上来,还剩下这二里多弯弯曲曲的山路,怎么走?他心里在盘算着:接着就要下坡,从石窝顶端下去是一条弧形坡路,由于搬石头的车马常年轧着,倒也坚实。碾盘调转方向准备下坡。这碾盘转弯时需停下来由人工扭转,然后再走,再转弯时再停下来扭转,非常费劲。

富国猫子看大家歇息得差不多了,便将烟袋锅子向碾盘一磕,那没有燃尽的烟末带着火星同烟灰一起顺着碾盘的斜坡滚落下来,随风散去。他站了起来,又调转身将双腿跨住碾盘,令后面的那一部分人也拴上绳子,准备下坡时向后扽,以防速度过快出现危险。“开始!走—!”在他的指挥下四路人马,四组绳索,朝着四个不同的方向,各有轻重缓急地扽着、拉着,犹如古代的酷刑—车裂。富国猫子就站在这被车裂的物体中心,双手挥舞着,口中不停地喊着,“前面使劲,后面扽住,左边拉一拉,右边松一松。”一会儿指挥左边,一会儿指挥右边,一会儿招呼前边,一会儿吩咐后边。巨大的碾盘在他的指挥下摇摇晃晃地向前滚动着,而他的双脚始终稳稳地站在木架子上,身体随着碾盘的晃动调节着平衡,而双手什么也不扶,始终在空中挥动着。真是了不起的英雄豪杰,别看平时人们老喊他富国猫子,可在这个时候是从心眼里佩服他,都服服帖帖地按着他的每一句口令去做。

碾盘终于像醉汉一样摇晃着走上了平坦的路面。

从这里到村子再也没有大的上坡和下坡,都是相对平坦的路面,后面的人可以将绳子撤掉,用手推动碾挂,前面拉绳的队伍也从左右调整一些过来进行了充实,碾盘继续向前滚动。这时候却苦了左右两边扯绳的人。因村子所座落的位置在一面坡上,呈西高东低状态,从村南向北面村里行走时,有相当一段路是这种地势的,路的左侧是高出路面2.3米的高崖子,而右边则是水沟,或低于路面的庄稼地,这就使得左右找平衡的两班人马,一会儿上到高地,一会儿下到沟里,绳子也处于斜面状态拉扯,台上的人需用力扯住绳索,防止向低处倒,台下的人则由于地势较低轻轻拉住即可,这样前后两部分人只管在平坦的路面上推拉,驱动庞然大物前行。左右两侧的人则需随着地势的高低跑上跑下,不能有半点差迟。

快到村里的时候,村里的老弱妇孺倾巢而出,真是万人空巷,好不热闹,敲锣打鼓,一片欢呼。小孩儿们则跟在赶碾的队伍后面奔跑,有个小孩在后面推着大人的腚,于是就有几个孩子推着前面孩子们的腚,在滚动着的大碾盘的后面,很快形成了一撮撮推腚的人串。在人们的欢呼声中,碾盘的滚动速度越发地快了,越发地稳了。看着这么多人投来的惊叹目光,富国猫子也越发地来了猫劲,吆三喝四,左挥右指,俨然一个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将军,只差一件兵器在手了。即使在这种时候,他也猫气未改,看见几个姿色好看的年轻妇女,也没忘了趁机挤眉弄眼几下。

碾盘终于稳稳当当地运到了目的地。人们把绑在碾挂上的两块红彩解下来挂在富国猫子的肩上,前后交叉地束在腰间,欢呼声响彻在整个街筒。



 
  精品推荐
  活跃会员
  征文启示
    尊敬的广大文学爱好者,文登之窗原《文学读书》栏目现经过改版,已更新为《文登文学》,广大新老文学爱好者可在本栏目下方的"文学爱好者专栏"中根据作品分类发布文学作品。具体方法如下:
    1、点击"会员注册",填写用户名,设置账号密码(此账号可在新区论坛中通用)
    2、以前曾经在原《文学读书》中发布过文章的老用户,可使用原来的用户名,但需要重新注册密码。
    3、点击"登陆发布"选择主题分类,发布作品。
    欢迎广大新老文学爱好者积极发稿。如果想加入文登作家协会,可与陈秘书长联系。
    联系电话:13563141866



copyright© 2014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电话:0631-8985020  鲁icp备090749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