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之窗首页 - 资讯 - 供求 - 招聘 - 房产 - 婚庆 - 家居 - 汽车 - 法律 - 健康 - 企业 - 摄影 - 书画 - 文学 - 收藏 - 周易 - 美食- 社区 - 优惠券
首 页 文登作协
作协简介 组织机构
作协章程 作协成员
文坛动态 文登作家专栏
小说 诗歌 报告文学
随笔 戏剧曲艺 文学评论
文学爱好者
小说 诗歌 随笔
散文 杂文 游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登作家专栏 >> 周诗萍 >> 散文随笔
不能忘却的纪念
作者:周诗萍

   乳山马石山十勇士您还记得吗?冯德英的《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您很熟悉吧?周一接到文登作协通知:兹定于本周日到乳山马石山抗战英雄纪念地和冯德英文学馆参观采风。在这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作协组织这次采风活动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周日清晨6点40分大家准时到达指定地点集合,一辆中巴满载近四十人的采风团,在作协于主席和陈秘书长的带领下,愉快地驶出文登市区,向乳山马石山进发。

   周末的天气真好,秋高气爽,湛蓝的天空游动着数不清的巧云云团,一幅幅千奇百怪的巧云给你带来无尽的遐想。一路上,透过汽车玻璃窗一览金秋 丰硕的美景,给心情带来一股清新的喜悦。接近一小时的路程,汽车驶进了乳山马石山境地,放眼望去,一座高峭陡壁形似骏马的马石山,威严屹立,气势磅礴。马石山海拔467米,山间人工开凿的水泥道路,真可谓山路十八弯,曲曲弯弯,路面与山体几乎成九十度角,且起伏跌宕,陡峭无比,在这路上开车,没有相当技术的司机是不敢冒险的。虽然道路两旁都加固了钢板护栏,也不免让人感到心跳加快,仿佛坐过山车一样,让人眩晕。心里不仅想象当年抗战时期在这里发生了怎样的血腥屠杀。

   当我们踏入马石山革命烈士陵园,一副壮观的刻有四千多位烈士名字的碑文,让你的心情瞬间感到无比地沉痛,马石山十勇士的雕像威严肃穆,让你肃严起敬,不忘历史,缅怀英烈。在解说员的讲解下,我们越来越清晰地了解了马石山抗战故事。马石山烈士陵园,占地约53万平方米,系1942年胶东反“扫荡”马石山十勇士诞生地、马石山惨案遗址。为了纪念“马石山十勇士”等英雄团体的英雄事迹,1943年1月25日,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在陵墓前侧立“马石山殉难军民之墓”,2月18日,立“马石山殉难军民纪念碑”。1971年始建烈士陵园,修建烈士纪念堂,1972年在马石山主峰修建抗日烈士纪念塔。1985年,许世友上将、林浩少将为陵园题词。1990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2005年12月,被批准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此同时,作为五大抗日英雄群体之一,“马石山十勇士”也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分为序厅、胶东抗战简史、马石山十勇士、马石山十八勇士、其他部队突围情况、马石山惨案等六个展示区域。1942年冬天,日军对山东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拉网扫荡”,企图将胶东八路军主力一网打尽。11月23日,敌人在乳山边境的马石山收紧“网”口,抗日军民数千人被围于“网”内。我5旅第13团7连2排6班十名战士在赴东海军分区执行任务返回途中路过马石山,班长王殿元和赵亭茂、王文礼、李贵、杨德培、李武斋等十名战士在得知有很多群众和地方干部被日寇包围,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后,决心留下来救群众,带群众逃出敌人的包围圈。

   班长王殿元和被围的当地群众研究突围路线,请熟悉这一带地形的人当向导,动员群众不要害怕敌人,要听指挥,天黑后,寻找敌人包围圈的薄弱处,撕开口子,组织突围。23日深夜,一山口火堆旁的日伪军因多日“扫荡”已人困马乏,只留一个岗哨警戒,其余都回帐篷睡觉了。王殿元抓住战机,悄悄干掉岗哨,开始带领乡亲们突围。当夜,“十勇士”先后3次往返冲破火“网”,救出群众1000余人。

   在带领第三批群众突围时有一名战士牺牲,在最后一次掩护群众突围时又有三名战士牺牲。这时,越来越多的敌人被吸引过来,剩下的六名战士被重重包围。班长王殿元带领大家且战且退,登上了马石山主峰西麓峰顶。24日,整整一个上午,他们依托一道石墙和几道天然岩石顽强战斗,先后打退了日寇在飞机大炮配合下的多次进攻,最后全班只剩下三名战士被困在主峰,面对冲上来的敌人,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被围困的数千群众大都遇救了,而十名战士却长眠在马石山上,他们甚至没能给人们留下一份完整的名单,当地群众给他们起了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十勇士”。2008年1月,《马石山十勇士》已被拍摄成电影,搬上荧幕。

   马石山已成为集瞻仰、传承教育、休闲生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纪念性景园,全面反映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和乳山军民团结抗战的宏伟历史画卷。是一道靓丽地红色旅游风景区。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冯德英文学纪念馆。宽敞的大厅陈列着冯德英生平历史照片、获奖证书、不同时期出版的小说样本、为公益捐款的支票等等。在讲解员的解说中,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冯德英的创作历程和他的人生故事。冯德英1935年出生于一个贫苦而富于革命传统的农家,父母兄姐都是共产党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家人积极投革命洪流。他的创作源于自身的经历和强烈的爱国心以及对历史的责任感。1955年春正式撰写第一部长小说《苦菜花》,1958年《苦菜花》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1958年起从事专业写作,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翌年,第二部长篇小说《迎春花》问世。这两部作均以作者少年时代的家庭生活为“蓝本”,展现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的历史画面。文革期间冯德英遭受打击,粉碎“四人帮”后,描写抗战前胶东曲折复杂阶级斗争的长篇小说《山菊花》获解放文艺出版社首届优秀长篇小说奖出版,至此,完成了“三花”姊妹篇的创作。 1986年又出版了反映建国后胶东人民生活的长篇三部曲《大地与鲜花》。以及长篇小说《晴朗的天空》。他是一位跨越旧中国的生活经历来到新社会的作家,在对历史的回顾中,他更多地是在发掘人性中的美,着重表现人物在特殊历史时期坎坷不平的人生际遇,在悲哀中折射美好,在苦难中寻找崇高,在毁灭中展示希望,他又是一位富有责任感的老一代作家,他在创作中时时流露出对历史的经久难忘和对现实的严密关注,这种强烈的责任感是我们创作学习的榜样。

   通过参观学习,沉痛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家乡威海的抗战史,更加热爱我们自己的家乡。今天美好的生活是成千上万无数英雄烈士用血肉换来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知足? 有什么理由不去坚守捍卫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有国才有家,拥有一颗正直的爱国心,是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素质,我们要团结起来,强大我们的祖国,繁荣我们的祖国,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拒绝一切违背人类发展的事物发生,坚决打击一切对人类有害物质产生。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抗击一切外来侵略因素,义不容辞地捍卫我们的祖国,让我们携起手来,继承先烈的意志,努力做好自己应做的每一件事,为祖国和家乡做出自己应尽的义务。


 
  精品推荐
  活跃会员
  征文启示
    尊敬的广大文学爱好者,文登之窗原《文学读书》栏目现经过改版,已更新为《文登文学》,广大新老文学爱好者可在本栏目下方的"文学爱好者专栏"中根据作品分类发布文学作品。具体方法如下:
    1、点击"会员注册",填写用户名,设置账号密码(此账号可在新区论坛中通用)
    2、以前曾经在原《文学读书》中发布过文章的老用户,可使用原来的用户名,但需要重新注册密码。
    3、点击"登陆发布"选择主题分类,发布作品。
    欢迎广大新老文学爱好者积极发稿。如果想加入文登作家协会,可与陈秘书长联系。
    联系电话:13563141866



copyright© 2014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电话:0631-8985020  鲁icp备090749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