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晚归的夜晚,我坐在摇摇晃晃的公交车里,周围是无尽的黑暗,车窗外偶尔掠过一盏盏昏黄的灯火,我知道远方的城市现在又该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了,心,一下子变的酸楚了,迷茫的眼神望向遥远的夜空,便又凝重了许多……
一直渴望着万家灯火的时刻,看着灯渐次亮起,明亮着城市的眼睛,温暖着匆匆往家赶的人们的心,那该是一种多么美的感动啊?
喜欢暮霭氤氲的黄昏。小时候,每到黄昏,小小的村落总会被袅袅的炊烟笼罩,空气中飘荡着一种淡淡的属于乡村所特有的乡土气息。那一朵朵昏黄的灯花就在这时候依次亮起,村头,母亲呼唤孩子回家的声音悠远而清脆:“秋儿,回来……”伴着春暮中呜呜喂喂的柳笛,和着暮色中浓浓的饭的香气,在童年的回忆里悠长又悠长,青翠了多少年少的时光啊?而那点点的灯火,在我幼小稚嫩的心里就成了温暖的象征,之后一路烘烤了多少寒冷的岁月啊?
离家读书的日子,再看到万家灯火,心中就有了淡淡的乡愁。那时候,学校的西边是一个很大的水库,夕阳西下,水面上一片云蒸雾绕,隔了这片烟雾远望家的方向,小小的心竟第一次品尝了酸楚,曾经几度梦回故乡,周末,踏上回家的路,脚步就多了一份归心似箭的急切,印象里那点点的灯火又多了几份淡淡的忧伤和凄凉。
后来,离家更远了,回家的日子更少了,几乎就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了。在黄昏,独自爬上学校东边的小石楼,依着栏杆,望着西边苍茫的大操场,不由想起“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诗句,那时候,乡愁是浓浓的酒,常常在黄昏醉了游子的心。夜夜,坐在灯光荧荧的教室里自习,第一次,懵懵懂懂期待着能有心中的白马王子在灯火阑珊中向自己走来;第一次,期待着能在这茫茫的大千世界拥有一个小小的空间,一个小小的可以叫做家的地方……从此,点点灯火就成了“家”的代名词,青春的梦啊,开始朦朦胧胧编织未来“家”的模样。心想,如果有一天,真的拥有了一个“家”,每当傍晚,一定会让那盏温暖的灯早早亮起。照亮每一个回家人的路,看着那橘黄的灯火就看到了家的温暖;看到那橘黄的灯火就闻到了家中那扑鼻的饭菜香;看到那橘黄的灯火就看到了家中那份难舍的牵挂……于是,在大学很长一段时间,我总会选择傍晚,晚霞燃烧的时候,绕过很远的一段路,提了暖壶去打水,只因为那条路,要经过一排小小的校工住的房子——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眩目的家具,只有很小很温暖的一个空间。常常,在夏日的傍晚,我从那排房子的窗外经过,透过很简陋的窗纱,看着从小小的窗子里射出来的昏黄的灯光,看着女主人很慵懒把几碟小菜放在桌子上,或者是一盘凉拌黄瓜,或者是一碗糖水西红柿……看着男主人光着膀子,汗流浃背地在灯光下吃饭,扇扇子,喝啤酒…总深深感动于他们那份平凡而朴实的幸福。或许,他们早就厌倦了这样的枯燥和清苦,而且他们也永远不会知道在他们眼里那么平常的一个生活片段曾经怎样温暖了一颗孤苦的游子的心。而我,就是在那一次次地路过中,在那一个个伴着花香的夏天傍晚,在那淡淡的灯火中慢慢地感悟出了什么是幸福。
终于,长大了;终于到了该拥有一个家的年龄。也终于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于是,那些年少的梦啊,也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于是,每个夜晚,都会为自己的家留一盏等待的灯,都会为自己深爱着的那个男人留一份牵挂和温暖,当夜夜灯光在深夜疲倦了期待的眼睛;当终于有一天,灯光漂白了东方的黎明,那颗痴痴爱着的心才明白: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明白万家灯火所蕴涵的所有内容,放眼整座城市,灯火星星点点啊,这里面又有多少盏灯的背后隐藏着淡淡的寂寞和寥落?于是夜晚,就爱上了看灯,数灯,隔着自己家的窗户望出去。窗外啊,一片璀璨通明,美丽的灯又渐次亮起,绚烂了都市的夜晚,装饰了多少人的孤单?只是又有谁能够读懂这灯后所有的故事,又有谁能看透这灯后到底有多少灵魂的孤苦和哀愁?我住在宽敞高大的房子里,打开房间里的所有的灯,灯光绚丽刺眼,挤走了满屋子的寂寞;总是在天黑后把自己尽快放在明亮的灯光里,让灯光晾晒浮沉喧嚣繁华的疲惫,照亮我战战谨谨的恐慌,温暖抚慰心上累累伤痕……
而今夜,远方,又是万家灯火的时候了。万家灯火的时候,就是该回家的时候;万家灯火的时候,就是游子想家的时候;万家灯火的时候,就是心开始牵挂的时候啊。为自己的心找一盏灯吧,向着家永远的方向,在风雨里走,在黑暗里走,走向光明,走向幸福,走向温暖,走到那天尽头啊……
窗外,万灯无语,灯中可有你啊,灯下可有我?千盏万盏的灯中啊,有哪一盏是为我而亮的那一朵啊?有哪一盏啊,是为我而等待的那一朵?有哪一盏啊,是真正属于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