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我最爱看的是“小人书”。
“小人书”只有巴掌大小,图文并茂,是儿童最喜欢的读物。那时的“小人书”特别多,像《铁道游击队》、《董存瑞》、《上甘岭》、《刘胡兰》、《刘志丹》、《白毛女》、《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永不消逝的电波》、《渡江侦察记》、《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三毛流浪记》等等也不知道有几百种。当时看“小人书”就像现在儿童上网一样着迷。
小时候,我们家里穷,尽管“小人书”才两三毛钱一本我也买不起。我想看“小人书”就得向同学借。借人家的书,第一得等人家看完了;第二得讨好人家;第三得及时还人家。有一次,我的一位同学张明全买了一本《小兵张嘎》,他说等自己看完了,再给我看,结果上一级有位叫李军的同学给了他一把弹弓,他就把《小兵张嘎》给了李军。我没有看到《小兵张嘎》心里很难受,回家连饭都不想吃。母亲看到了,问我怎么回事,我向母亲讲了,想买一本“小人书”,母亲听了便给我三角钱叫我去买书。我非常高兴,拿着钱飞似地到了供销社,哪知售货员叔叔说《小兵张嘎》卖完了,我很扫兴,最后买了一本《地道战》。
记得那时候,过年收的块块八毛压岁钱,除了买铅笔,再就是买“小人书”了。有一次我看好了一大套《三国演义》的“小人书”(20多本)得五块钱。我知道母亲是不会给我这么多钱去买的。可是,我太想这套书了,每天放学都跑到供销社去望着挂在墙上的那套《三国演义》发呆。后来,我想了个办法,利用星期天到山上挖药材卖(当时供销社采购站收),一气干了四个星期天,采的药材卖了六块钱,终于买回了全套的《三国演义》“小人书”。我一口气将它看完。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故事,它对我以后的读书和写作都起到积极作用。后来,这套书又传给我的儿子和孙子。
想起“小人书”还有一段难忘的事。那是读五年级的时候,我借了同学姜洪武的一本《岳飞》,看着看着,上课铃响了。数学老师走进教室,我急忙把“小人书”捅进桌箱里。我的同桌周广玉看见了,他便偷偷地从我的书箱里把“小人书”拿过去,低着头偷偷地看。结果被老师发现了,他走到周广玉面前一把将“小人书”收了去,放到讲台上。当时,我对周广玉又恨又气,整个一节课没有听讲。下课后,数学老师把那本“小人书”拿走了。我叫周广玉去要,结果老师不但没给他书,还把他批了一顿。周广玉垂头丧气回来了。我问他怎么办?因为书是我借的,现在被老师收去了,用什么还人家?周广玉说没有钱买书还。最后我们商量了一个办法,到数学老师办公室去把书偷出来。一天课外活动,趁数学老师不在,周广玉进了办公室,我在门外站岗。他把数学老师的办公桌里里外外翻了个遍也没找到那本“小人书”,还不舍气,继续翻找,不巧数学老师回来了,我喊了一声:“快跑,老师来了!”周广玉刚出办公室就被老师逮住了。周广玉很快承认了错误,并把我也供了出来。我第一次挨数学老师的批评。不几天,周广玉告诉我,“小人书”他找回来了,我问他从哪儿找到的?他说,有人看见数学老师的儿子(当时在四年级)拿着一本《岳飞》,我从他儿子手中夺过来了。从那以后,每逢数学老师来上课,我都胆战心惊,可是没有看出老师有什么异常,渐渐地放心了。
现在孩子们的玩具多了,书籍多了,什么卡通、碟片、网络游戏,种类繁多,看“小人书”的人少了。不过我还是希望孩子们多看点“小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