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节气雨水,气候乍暖还寒。我们这个单元住二楼的刘老师家的阳台上,却是一副热气腾腾的忙春景象。只见阳台上一个个白色泡沫箱里盛满金灿灿的细沙,遍插白生生的早茭瓜、西葫芦、春黄瓜的种子。不用几天,小苗便顶着种壳钻出了沙面,迎着早春的阳光,茁壮成长。再过几日,整个育苗箱,便被碧绿肥大的叶子覆盖,赶在二月底,瓜苗就能进园栽种了。这时,每位老师的菜园里,都能种上刘老师培育的瓜苗。随着时令的推移,他又忙着培育芹菜苗、辣椒苗、茄子苗等。人们都称他为育苗人,这个称谓寓意深沉。
刘老师天资聪慧,努力好学,读书时一直是尖子生。小学毕业时他考取了县一中的五年一贯制班。当时,国家为快速培养出高科技人材,全国各县市都建立五年一贯制班,不分文理科,初、高中联读,直考大学。每年从全县几千名小学毕业生中,录取两个班,真可谓是百里挑一。就是在这样重量级的班级里,他也始终保持前三名的学习成绩。就在他临近高考时,国家取消了高考制度,他回到家乡务农。村里人爱材心切,推荐他当民办教师。民办教师菲薄的经济收入,养活一家四口,刘老师的日子过的清苦而窘迫。
生活的磨难,并没有阻止他对知识的追求,反而使他更深切地体会人生况味,他逆风向上,刻苦钻研业务知识,耐心传授学业,对学生真情关爱,他教出来的学生,基础扎实,能灵活运用知识。
改革开放后,国家十分重视科学知识的发展,刘老师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为公办老师,教高中的数学课。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第二年,他考取师范学院,学成后回来继续执教。此时的他,如虎添翼,高深渊博。他的数学课成为学校的经典课时,他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授课风格,使学生容易接受,视野开阔,极大的提高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连续多年,他教的高三班在高考中都取得了全市第一的好成绩。
如今,他的学子遍天下。他教过的学生,无论是普通的工人农民,还是在科技领域的研究学者,他们都禀承恩师的风范,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振兴民族,强盛国家。
早春二月,春阳和煦,育苗人的园地,苗壮叶肥,欣欣向荣。
20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