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夸张地说,我是父母宿舍楼里的长辈们最受宠的“师二代”。父母的邻居也是他们的同事,多年的工作、生活的朝夕相处,他们亲如一家人,也惠及我们晚辈。
语文组的王老师是早年的大学毕业生,他的文学功底深厚,教学出色。退休后,一直坚持读书学习,笔耕不辍。我写的短篇小说,他都耐心阅读,加以点评,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给我中肯的建议。他那一篇篇蝇头小楷的点评,我都珍藏着。历史组的孙老师讲课生动翔实,充分调动起课堂气氛,他用几首优美的唐诗把祖国的大好河山一一概括,学生们听的如醉如痴。他还把各个朝代的年号编成顺口溜,方便学生们记忆。退休后,他依然精神抖擞,把热情转移到开荒种地上。这天,有一篇我的《田园交响曲》见报,其中有写他老人家头顶湿毛巾挑水浇园的内容。我在父亲家里先看到报纸,刚下楼,遇到他骑着电动车,从山里回来。他热的满头大汗,一见到我两眼放光,兴灾乐祸的说:“你说你这丫头,拿你老爸开涮……”他指的是我在《温暖的家》里讲述我父亲的生活片断,他一见我就拿这说事儿。他说我拿父亲开涮,岂不知我今天涮他更厉害。望着毫不知情的孙老师,我一脸坏笑。他不知我的笑里暗藏玄机,把车停好,一边擦着汗,一边从报箱里拿出晚报向我挥了挥:“你说你这丫头……”开门进了一楼的家。我暗笑:好戏就要开场了。我刚打开车锁,准备上车回家,他家的窗户就“哗”地一声拉开了,几乎同时,他的脑袋钻出窗外:“你这丫头,怎么把我涮得更惨!”他看我上车要走,急忙说:“过来丫头,大叔和你商榷!”今天就不要商榷了,您也要吃午饭了,我还有一堆活要回去干,拜拜了您哪!我朝后挥挥手,上车就走,一边偷着乐。
我知道,点评也好,商榷也罢,都是鼓励都是爱。这真挚欢快的忘年交,使我们乐在其中,幸福无比。
2014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