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王大姨是我们小区最忙的人。她的儿子在一家企业干销售工作,经常出远差。儿媳妇是乡镇医院的护士,远离城区,每天朝出暮归,坐班车上下班,还经常值夜班,考职称,学函授,家务活根本帮不上忙。特别是一对双胞胎小孙女,活泼好动,把王姨累的够呛。
小孙女断奶后,王姨就把她们领回农村老家,和老伴一起照应。直到六周岁她们要上学了,才领她们回城。把老伴留在家里,伺弄三亩地和鸡鸭。
前些日子的一天,放学后小姐俩没完没了的看电视,奶奶让她们早些写作业再玩,祖孙三个竟发生争执,最后发展到双胞胎出言不逊,要赶奶奶走。以前在乡下的家里,她们也有淘气的时候,可这次性质不同,她们已是一年级小学生了,应该懂点道理,竟往外赶奶奶,王姨有些伤心。晚饭后,王姨把这件事当笑话讲给儿媳听。儿媳一听此事,勃然变色,把两个孩子叫过来:“奶奶辛辛苦苦把你们抚养大,多不容易,你们竞敢惹奶奶生气,告诉你们,这个家是奶奶的!”两个小家伙瞪着稚气的大眼睛:“妈妈,你搞错了,咱们的家怎么成了奶奶的了?”“这里就是奶奶的家!”妈妈不容置疑的说。双胞胎不信,急忙打电话给爷爷:“爷爷,奶奶的家是不是在你那儿呀?”搞不清情况的爷爷连声说:“是啊,是啊,怎么啦?”“可是妈妈说我们家才是奶奶的家……”爷爷有点明白了:“是啊,我这里的家,你们那里的家,都是奶奶的家,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放下电话,小姐俩还是没弄明白,又拿起电话向爸爸求证:“爸爸,咱们的家是奶奶的家吗?”年轻的父亲说:“宝贝,怎么问起这个问题?”“妈妈说是奶奶的家!”“你妈说的对,咱们的家就是爷爷奶奶省吃俭用帮着建立起来的,没有爷爷奶奶,也就没有咱的家!”父亲问道:“怎么惹奶奶生气了吗?”“没有……”小姐妹嗫嗫道。
电话打了一圈,对于这是谁的家这个问题,孩子们似懂非懂。可是从这天起,她们在妈妈的引导下,开始关注奶奶每天的操劳:天还没亮,她们还在熟睡中,奶奶就轻声起床,把一家人的换洗衣服拿到河边清洗。等她们起床后,餐桌上已摆满热腾腾、香喷喷的小米粥、馒头片、土豆丝和煎鸡蛋。早饭后,奶奶一手一个牵着她们下楼梯,过马路,去上学……在她们幼小的心里,开始懂的什么是辛劳,知道怎样去感恩。她们学着帮奶奶干力所能及的活,洗自己的小手帕,小袜子,用抹布擦桌子……看着孩子们幸福健康的成长,奶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