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今年九十高寿了。操劳了一辈子的婆婆如今年事已高,身子骨也较弱,她每天都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落,坚持锻炼身体,生怕给孩子们增添麻烦。她眼力虽然不济,但还能勉强读书看报,能看懂电视新闻。婆婆在16岁时,上了两年八路军办的小学,得以粗通文字,虽然读报时错字较多,但能够“领会精神”。她关心时事政治,国家大事,思想新潮,出口成章,说出来的话常常令人忍俊不禁。
有一次我们因为电视正在播报的一个环保事件展开议论,婆婆从房间出来,看大家说的热闹,马上凑过来询问:“你们在说什么事?”她倒是处处体现“重在参与”精神。“我们今天说的是关于环保的事,您不懂。”我故意逗她。
“环保我怎么不懂?”看到婆婆理直气壮的样子,我想难为她老人家一下:
“那您说说什么是环保?”
让一个九十岁的老人回答名词定义,明摆着是让人过不去。
那知道婆婆毫不理会我的“险恶用心”,脱口而出:“环保就是水要清!”
虽然定义不标准,不全面,但人家干脆利落的答案意思也对呀,我真没想到婆婆的反应这样快。
“天要蓝!回答正确,加10分!是吧,奶奶!”儿子小明紧接着来了一句。
“就是,连这都不懂那还不成文盲了!”
婆婆什么时候把自己划成知识分子了?看来婆婆的文化内涵确实了得,不可小觑。
有一天,对门小王把我拉到一边,神秘兮兮地笑着说:“大姨,你家奶奶真神了,她怎么连黑客入侵、杀毒软件、计算机病毒都知道?那天上我们家串门,那说起这些来是一套一套的,把我们都听神了,可了不得了!”我听了小王的话不禁莞尔。原来我大伯哥的孩子小玲,也就是婆婆的小孙女,大学毕业后到新西兰留学,在那里和丈夫开了个计算机杀毒软件公司。家里人的耳濡目染使婆婆这方面的词汇量急增,而且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前段时间,电视报道我国的光伏产业出口受阻,我们在家里经常谈论这个话题。婆婆听见了,也跟着忧心不已,每天追着看后续报道,整天念叨:“这光伏产业可是新兴的绿色能源产业,可别有闪失啊!”
有一天,又听奶奶在念叨光伏产业的事,小明就问:“奶奶,这光伏产业是个新名词,好多年轻人都记不住,您是怎么记住的?”
奶奶听到孙儿夸她,立马来了精神:“是不好记,刚开始我也记不住,后来我在电视上看到这光伏产业就是一堆太阳能在一起发电。我就想,靠太阳能发电,太阳光什么时候最厉害,那就是三伏天了!光伏,光伏,就是三伏天的太阳光,这下可不就记住了嘛!”
婆婆的话又笑倒一片,大家都笑出了眼泪。我一边拭着眼角的泪,一边想,饱经忧患的婆婆最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她关心时事,博闻强记,她平时近乎苛刻的节俭,不舍得浪费一粒米一滴水一点电,皆源自她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和这土地上的人……
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