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供我多读点书,是娘心里的歉疚,这我是知道的。早些年家里出了变故,娘一个人的收入已经不足以支撑孤儿寡母的家,看看年幼的弟弟和华发早生的娘,我便做出了辍学提前工作的决定。娘曾问过我是否后悔,我想我是不曾后悔过的,因为命运有时不是我们自己可以改变的,但我们可以寻求更好的办法去适应。上了班,宽裕了些的时候,娘就攒了钱让我读函授,尽管知道对于在企业工作的我而言,读与不读对我的状况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可还是为了娘的那片心去认真的读了,和很多事情一样,即便是我们做出了辛勤努力也不见得会有丰硕的回报,念过了法律函授的我,眼看着同学们都因了这份文凭加薪升职了,我却依旧原地踏着步。
娘为不曾给我一份有丰厚报酬的工作而抱憾,即便我觉得这种简单平静的日子挺好。在我婚后她依旧会时不时的仨仨俩俩的塞给我些钱,两个孩子的她,弟弟尚且未婚,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若我们不给她添置衣服,自己是从不曾去买一件半件的。我曾多次地想,娘的一生是坎坷的,早年时丧夫拉扯一儿一女生活的不易和晚年时女儿的重病让她担惊受怕,这些苦闷她不曾在我们面前言及,但娘满头的白发和日渐佝偻的身躯泄露出她浓密的像草岗一样的心事,面对这一切,我却无能为力。
只是为了调整自己的心情,让自己心有所寄托,渐渐的我拾起了年轻时候的爱好——写作。其实又怎么称得上是写作呢,只是做为一个文学爱好者,用自己的拙笔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罢了。一次一次,锲而不舍,终于一篇两篇的见诸报端。最初并不曾料想这件事会让娘欣喜不已,她每天戴上老花镜,仔细地阅读晚报的每一版,寻找着她女儿名字的出现,而后把这些报纸收藏在一个袋子里,还会在每次有文章发表的晚上打电话给我的女儿说:“你妈真厉害,又发表了一篇。”每当那时,从女儿的耳边影影绰绰听到娘的夸赞时,我都内心起伏。我是个最平常的女儿,我不能给我的娘丰衣足食,但如若因了这些文字可以给娘带来快乐,我愿意笔耕不辍。
娘因为没供我读书而歉疚的心事算是因为我可以发表文章而略略宽慰了些,因为在她老人家的心里,这是了不起的事,这是读很多书也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我不会告诉娘,为了多读书,我省下了买衣服买鞋子的钱,即便衣着简陋我也不在意。因为我要买书,我要在每个清晨,每个夜晚,每一份空闲时刻,多读书,多长进,多发表文章,让娘能高兴,哪怕只是一点点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