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转暖,母亲念叨着要把草厦子里的老机井给修一修。老机井是在去年入冬时坏的,我们建议母亲趁此不要再用老机井了。可母亲执意要用,因为她舍不得。于是我们提议把老机井由机械的换成电动的。
在拆老机井那天,母亲也来了,看到锈迹斑斑的老机井光荣地下岗了,母亲告诉我,她心里真有些舍不得。十几年了,母亲跟这老机井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母亲家里的缝纫机、古老的花瓶,都完好地保存着,可能这些老器物的身上蕴藏着母亲当年很多美好的回忆吧。
儿时,每天清晨,我总是跟在母亲身后,到村口的井里挑水吃。母亲身手矫健,把挑水的扁担挂钩钩住水桶,在水桶接近井水时,用力一晃,水桶便慢慢沉下去,待水桶整个沉到水里,母亲则顺着扁担用力把水桶拔上来。水井里的水清冽甘甜,一如我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我循着母亲水桶滴下来的水点跟在母亲后面,在水桶吱呀吱呀晃悠的伴奏声里唱起我喜欢的儿歌。当时看到母亲劳累的背影,我常常想:如果在自己家门口有口井该有多好呀!
后来,我们家搬到了城里,用上了机井——纯机械的井。机井的井头是用汽车更换下来的气缸套与井下伸出来的水管焊接在一起,井头里面的胶皮剪成圆形固定在手柄上。手柄利用杠杆原理,很轻便地把水井管里的空气排净,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地下水就顺着缸套做的机井头里流出来了。母亲用这井水洗衣、做饭、浇自家园子里菜。每当此时,我和弟弟总是会争着帮母亲揠水,日子就在我们揠水的吱嘎声中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城市规划,家里用上了自来水,母亲便把老机井在草厦子里安了家,母亲还在草厦门外边放了一个水泥做的洗衣槽。邻居谁家没有机井,母亲都会招呼人家过来洗衣服。这样一来,老机井旁每天都是热热闹闹的,老机井俨然成了大妈大婶们拉家常的场所了。
母亲上了年纪,我们给母亲添置了洗衣机,不让母亲再手洗衣服了。可母亲仍然会选择春暖花开时用机井的水洗洗菜,洗洗小件的衣服。母亲已把这活当成锻炼了,她会在每天与老机井的交流中,与老机井一起分享生活的变迁与美好。
电动机井很快被改好了,清澈的地下水在电动泵的带动下汩汩流出,仿佛母亲的脸上绽开的笑容,幸福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