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段世代传承的历史,在画布上绵延着远古的伤痛,有这样一种深沉的情怀,在蜿蜒的线条与色彩里弥漫着神秘的光泽。苗族蜡染布,每一件作品都有着手艺人的情感和思想,那些无法说清的情愫,化作精美的图案,悄然流传。我喜欢在暮色的光晕里,独对一块蜡染花布,循着冰纹的脉络,遥想前世今生,此时,有冰凉沁骨的忧伤,有惊艳无涯的爱恨,滚滚而来,一颗心,趋于沉静安宁,仿佛梦回故乡。
爱上蜡染,纯属必然。
其实,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汉族女子,一个在文化的颠簸尘世的喧嚣里几乎找不着北的精神漂泊者。父亲赐我的乳名曰蓝,广袤深远的蓝,仿佛是神秘的启示和召唤,无端的,平生就迷恋起蓝的沉郁和宁静。从少年到青年,从青丝到白头,历经命运的跌宕起伏,饱经红尘的酸甜苦辣,性情也日益内向,不喜热闹,做事也谨慎起来。是性情,还是天意,说不清,只知道格外钟情靛蓝的悠远深邃,穿的衣服,用的物件,眼里心里都是靛蓝的熏染,熏得岁月静好内心安稳。
最初是先认识了蓝印花布,当我兴致勃勃赶赴淄博周村古镇,在琳琅满目的布匹店里,摸着成匹销售的廉价蓝印花布,不禁迷茫起来,这就是我朝思暮想魂牵梦萦的蓝吗?不,我要的蓝,不是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一滴死水,我要的是有着自己独特印记的蓝的波澜壮阔,那变幻多姿的蓝里,应该有着沧桑的美意,有着亲人般的关怀。
后来才知道,因为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当中原大地上蓝印花布大行其道时,费工费时的蜡染艺术逐渐退隐,而由散布各地的苗家人得以传承发展。本来,苗家人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苗家人的祖先蚩尤,本和炎帝、黄帝同为中华子民。可以想见,伟大的战神蚩尤,带领着族人,在战败而逃的过程中,经历着怎样的煎熬,他们一步一回头,山高路远,不知道要走多远,也不知道能否再回来,不忍离开,又不得不离开。那份艰难,那份伤痛,天知地知。但是,无论怎样的灾难,都无法改变对故土的深情,他们沿途记下所有的飞鸟虫鱼花草树木,并牢牢记在心里,情感的痛民族的伤,无法说出,却烙在了一代代人的心上。后来,后来的后来,命运多舛的蚩尤后裔,又经历了多次大规模迁徙,如今他们住在崇山峻岭之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桃源生活,他们不怕环境的恶劣,不怕物质的匮乏,只安守于内心的坚韧与热爱。蚩尤的后裔,世世代代用各种方式怀念着祖先,男人耕种狩猎,女人低头蜡染着花布,她们把长途跋涉里见到的一切,画在自织的棉布上,每一个线条,每一道花纹,都仿佛在诉说着久远的从前,如山川纹、田丘文、湖泊文、城池纹等,这些都是祖先迁徙和战争的见证,而那些鸟翅纹、蝴蝶纹等,则被看作是祖先的化身和象征。苗族人,用一种凝固的花布,记载着历史,表达着对故土的怀念。苗族衣饰中有一种“迁徙裙”,这个名称的由来,就源于祖先由中原向西南的大迁徙的传说,后来那些图案就作为传统纹样保留下来。试想,还有哪一个民族,如此坚韧地固守着最初的情感和最深的怀念呢?
据说,每隔12年,有些地方的苗族就要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届时,每家每户都要用长竹竿挑着蜡染的长幡,林立在仪仗队前,以此来唤醒祖先的灵魂。我驰骋想象,试图还原那种场面的宏大与壮观。长风猎猎,几百幅蜡染的长幡高耸入云,呼啦啦飘舞着,人们的心情该是何等肃穆庄严与兴奋啊。在展示斗牛表演时,他们还会将一张精心绘制的蜡染披风披在祭祖用的牯牛背上。还有的苗家在祭祖时,为首的男子要肩披蜡染披风,披风上装饰着图腾崇拜中的鸟纹、鱼纹、龙蛇纹等,以此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对新生活的美好愿望。他们穿着最好的蜡染刺绣盛装尽情欢舞,祈求祖先保佑他们人丁兴旺五谷丰登。这样的活动,无疑,也是蜡染艺术的集结与盛会。蜡染艺术,是飞舞在画布上的图腾和史诗,是苗族兄弟姐妹亘古不变的民族情感。
蜡染花布,尤其令世人惊叹的是画布上无法复制的冰纹。由于蜡在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于是出现变幻多姿的冰纹,每一件蜡染花布的冰纹都是极品,都是孤品,无法复制。苗家女子,低头看着蜡在慢慢皲裂,心里是否涌起一种美丽的疼痛?我不知道,当我凝视着蜡染花布时,那些美丽神奇的冰纹,在引领着我走回从前,冰纹,让蜡染花布更富有层次,让人们的想象也变幻多姿。有些痛与爱,早已散落在生活各处,无须诉说,只需静静地怀想,慢慢地回味。
蜡染艺术,是一种静静的艺术,如果你喜欢喧嚣与热闹,也许会忽略它的惊艳,如果你是个浮躁的人,也难以懂得蜡染的神韵,就像苗家的女子,她们天生就有一种忧郁与静美,从使用的乐器,从羞涩的容貌,从她们潜心制作的每一块蜡染花布,从纺织,到采收植物染料,从绘制图案到蜡染,他们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怀念着远古祈愿着未来,苗家儿女,始终用深情回望着故土怀念着祖先。
千百年过去了,当我们在长久的动荡中渐渐迷失,蓦然回首,才惊觉,原来,最初的那些淳朴与美好,仍旧在苗族姐妹的手指尖舞动,在苗家人的血肉里沉淀着。
如今,蜡染花布,已经不再只是单调的靛蓝与白色,而加入了更多的染料色彩,而且图案设计也正在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巧妙融汇,在继承中发展,更能满足不同人的审美需求,苗族人正逐渐融入我们的大家庭里来,她们的蜡染艺术,以其独特的民族性正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坐在苗家女子的寨子里,看她们勤劳而灵巧的手拿起神奇的蜡刀,在画布上表达她们的爱恨情仇,不需语言交流,只需静静去感悟,去冥想。我相信,每一个关注心灵的人,都会在繁华之外,在蜡染花布的纹理与冰纹的走向里,找到精神的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