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葳蕤,自在沉静,为世人送来清凉,却与世无争。我希望过一种草木人生。
生活中,常常免不了排队候车,见到很多人拥挤着争先恐后,我总是那个躲在一边等待的人,等人们都挤上去了,我再上,有座没座都没关系。我知道,奋勇争先会获得更多利益,但是座位就那些,总有站着的人,僧多粥少,总有人会分不了一羹汤。
我不是虔诚的佛教徒,也会偶尔吃点肉,但主食一定是蔬果和粮食,吃肉太多会让人反胃酸,让肠胃不清爽,也会让我脾气坏起来。说起来,我不算是个特别有善心的人,在自己能力不及的情况下,会把一些苦难与不幸归咎于命运使然,然而,我不能无视那些待宰的鸡鸭惊慌失措的样子,无法忘记牛羊被杀前哀怨无助的眼神,如果人类不那么肆无忌惮地扩张口腹之欲,那么,就不会刺激激素饲养,贪婪,注定肉品的质量在急剧下降,人们很难再享受到真味了。其实,何止是肉品,就是蔬果和粮食,也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失去原有的清纯,反季节,反本性,无异于饮鸩止渴。
我以蔬果为生,在纷扰与喧嚣之中,秉持平和宁静的心态,与人无争,安稳度日。
我只是个普通的女人,当然也爱美衣,但我只喜欢穿布衣布鞋,尤其拒绝皮草,我不喜欢毛茸茸的衣领,更不喜欢把貂皮狐狸皮披在身上。只要想一想,就觉得悚然,人的残忍,真可谓无所不及了。听说貂皮一定要在貂活着的时候扒下来才行,不然貂皮就不好处理了。听到这个说法,我虽然没去过养貂场,也可以想象到貂们的惨状了。对动物的杀戮,自然会升级到对同类的屠杀,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对待自己,对待万物生灵?这不仅是关乎自身,也关乎世界。
其实,人不可狂妄自大,人,不过是天地之间一个物种而已,自称是万物之灵,就可以凌驾一切之上,就可以改天换地滥杀无辜吗?力都是有反作用的,血腥与杀戮,会在天地之间弥漫一股难以祛除的煞气,从而反作用于人。如果我们对一切感恩与友善,连虎狼也有报恩之时。善待万物,从一棵小草做起,从对待自己的一饭一疏做起,那么,我们在决策与行动时,就会心存敬畏,谨言慎行了。
小城里有位老人,他常常向人布道,我敬仰他严格的自律以及对佛教的虔敬,有空就去看望老人,他慈祥的眼神让人很温暖,他房间里缭绕的音乐和檀香让人沉迷。有一次,老人让我陪他去放生。我们来到河边,把老人在集市买的鱼儿放回河中,看着鱼儿欢快地游向远方,我忽然理解了老人曾说过的一些话。六道轮回,懵懂的我们不知前生,也不知来世,有情与无情,众生平等,不分贵贱,慈悲为怀,不仅仅是对万事万物的恩泽,也是给自己的福报。我抬头看着老人,他正望着鱼儿游走的方向,在老人的目光里,我为自己曾经的抱怨和指责感到脸红。用爱心与包容给世界以感化,世界就没有仇恨与怨愤,少了战争与杀戮。野蛮是文明的退化,唯有无限爱,才会让一切回归本性,恢复世界美好的状态。
崇尚草木的日子,适合安静地徒步,我不喜欢听汽车的鸣笛,更不喜欢身边突然有机动车风驰电掣而过。我不会开汽车,对媒体播报的京津沪雾霾的预警,也深感忧虑,我知道,我头顶的蓝天还算湛蓝,但依然有威胁和隐忧。我所在的小城里,曾经有一条开满芙蓉花的街道,可是,今年,那些好看的芙蓉花再也不知去向了,街道上换上了一些银杏树,其实,银杏树也很美,但那些芙蓉花开了很多年了,虽然树干不那么挺拔,但自有一份独特的美丽啊,那花那树,不知道碍了谁的眼。一个城市,需要美化,更需要历史,历史,不是靠朝令夕改的美化来赢得的,而是靠长年累月的积淀来成就的啊。我喜欢小城里的那条街道,那里的梧桐树大概有几十年了,枝繁叶茂,每当夏天的时候,走在那里,头顶只漏下星星点点细碎的阳光,很凉爽,看着一棵棵繁茂的大树,总让人不由得感叹,哦,我来这里多久了?这棵树比我在这里还久呢!对待一棵树,我们能不能多一分耐心地等待,多一分恒心的守候呢?
我渴望这样一种生活,日日粗茶淡饭,涵养性情,闲来读书写字,累了,就穿着布鞋,走在树木葱茏的街道上,像一棵自由行走的树,安静地呼吸。若是有谁需要我做点什么,我会停下来,仔细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