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之窗首页 - 资讯 - 供求 - 招聘 - 房产 - 婚庆 - 家居 - 汽车 - 法律 - 健康 - 企业 - 摄影 - 书画 - 文学 - 收藏 - 周易 - 美食- 社区 - 优惠券
首 页 文登作协
作协简介 组织机构
作协章程 作协成员
文坛动态 文登作家专栏
小说 诗歌 报告文学
随笔 戏剧曲艺 文学评论
文学爱好者
小说 诗歌 随笔
散文 杂文 游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登作家作品 >> 散文随笔
我的母亲和新中国同龄
作者:于福水

我的母亲和新中国同龄,她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经历了从贫穷、挨饿、到解决温饱及至衣食无忧小康生活的转变,谈起这些年的巨大变化,母亲总是感慨万千,而感慨最深的是当年没有儿子的恐惧。

母亲在生下我和妹妹后,赶上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那个年代的人都重男轻女。养儿防老是农民普遍的想法,当时村里有象父母这样情况的,为了生个儿子,举家搬迁,父母也曾计划到北大荒去逃避计划生育,但却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政府为防止节外生枝,很快就为这些妇女做了绝育手续。从此,妈妈就多了一块心病,看见和我们一样年纪的男孩就伤心。

第一次送我和妹妹上幼儿园,看到蹦蹦跳跳的男孩子们,妈妈就忍不住当众热泪长流:那么多男孩,竟没有一个是我的骨肉。没能生个儿子,妈妈实在是不甘心,她甚至连儿子的名字都想好了,她做梦都希望能生几个顶天立地的强壮儿子,将来为儿子盖房子、娶媳妇,子孙绕膝------,可现实粉碎了妈妈最普通最原始的愿望。

幼时的记忆中,妈妈高兴的时候很少,平时总是冷若冰霜,她那个年代的女孩子,念书都不多,母亲却念了九年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受实势制约,母亲并没有因为有知识而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看来,当时的母亲是很有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加上生儿子梦的破灭,不知她内心要经受着怎样的煎熬----

父母曾经试图领养远房亲戚家的男孩子做养子,遭到了我和妹妹的坚决反对,平日为了一张糖纸也能吵闹不休的姐妹,这时却空前团结,一致对外,让父母哭笑不得。

第一次到我们家,那个男孩子连汤带水一口气喝了五碗杂面条,外加两个花卷,我和妹妹看的目瞪口呆,父母却很高兴,说能吃就能干,将来一定是庄稼地里的一把好手。这个能吃能干的男孩,让父母很是欢喜。农忙时,父亲一声令下,开始上山干活。两个臭美的女儿第一反应是照照镜子,看看头发辫子是否梳的油光水滑,脸蛋、脖子是否沾上了泥土,衣服鞋袜是否干净得体,等我们左端详右端详磨磨蹭蹭好不容易出了门,哪里还有父母和那个男孩子的身影。在这样的对比中,父母心中的反差就不言而喻了。我和妹妹感到了威胁,以往不管有多少糖果点心,父母总是平均分配,一个女儿一半,他来以后规矩改了,每次都多吃多占,食物好像没有经过咽喉直接就进了肚子,狼吞虎咽的吃完了,又侵占我们的。

让我们愤愤不平的是父母每次都一笑而过。但这个能吃能干的男孩子不久就让父母头疼了,他超级顽皮,上课不听讲,下课毁坏桌椅,打碎玻璃,不时有被打破头的学生家长找上门来。家里养的狗一直是我和妹妹的至爱,他能将鞭炮绑在狗尾巴上点燃,狗惊得满院子狂跳狂叫,吓得怀崽的母貂纷纷流产。我们多年宁静的小院被他闹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我和妹妹终于忍无可忍了,我们声泪俱下,以绝食相威胁,终于逼迫父母把他送回了老家。

相比同龄孩子,我们姐妹在亲朋好友眼里还算乖巧懂事,还很贪玩的年纪,我们就会自觉的帮父母分担一些家务,也极少若事生非。出去串门时,有长辈给的一些零食,我们从不马上吃掉,而要等到父母看到了,才心安理得的吃。父母的家教没有严格到这种程度,可我和妹妹一直习惯这样,大概是怕辜负了别人的心意吧。周围的人在父母面前夸奖我们,父亲往往是喜形于色为两个女儿而自豪。母亲却不以为然,好像我们就该如此,我一直觉得无论我们如何勤快懂事,也弥补不了母亲没有儿子的遗憾。

少年时最不爱听的一句话就是父母在干农活劳累的时候说的:唉,有个儿子还用受这么多的累。我和妹妹每次听后都怒气冲冲,不示弱得夺过农具接替父母干活。但毕竟男女有别,任凭我们用上吃奶的劲,也帮不了父母多少忙。有时反而是越帮越忙。

有一年秋收,我和妹妹在地头休息,看到父母装好花生的车,我们突发奇想,要帮他们拖回家,邻居的儿子比我们大一岁,虽然书念得一塌糊涂,但推起小车却健步如飞,父母不无羡慕对比,让我们生气又心酸。但这个别人推起来轻松自如的拖车,在我们的手中却似千斤重,任凭我们跳着高地推、拖、拉,它就是不离地头,还没等地头那边的父母反应过来,似陀螺一样在原地打圈的拖车,竟失去控制,后沉了起来,在我们的惊叫声中,它轱辘朝上,车前把翘得老高,花生都从车后倾斜了出来,可怜我们一个被车把挂的离了地面,一个险些被压在车底下。多年以后,母亲提起这个场面还心疼不止。

八十年代中期,父母开始尝试做一些小生意。母亲曾经和父亲一起用自行车当天往返几百里路到威海,驮回一百多斤的货物,这种超负荷的劳动,许多男人都吃不消,但母亲从不叫苦,此举在周围村里引起了轰动,大家都知道母亲是一个精练能干的女人。看着辛勤劳动换来的可观收入,母亲更是干劲冲天。家里的经济条件改善后,母亲总是尽量让我们姐妹俩享受到最好的,但她自己却依旧是节约,不该花的一分不花,村里规划,大部分人都该起了新房,但母亲纹丝不动,说只要房子不漏能住人就不翻新,又不准备娶媳妇,弄那些花架子干么。我知道母亲没有儿子,心里总是恐慌,她需要多攒些家底,以备养老。很长一段时间,面对父母我总是有不尽的愧疚,总想让自己早一天长大成才,能帮助他们摆脱生活的压力,让他们过得轻松一些。那时所有的奋斗,几乎都是为了双亲,为了双亲的欢欣,也为了减少母亲的遗憾。

九十年代初,借光一次文艺汇演,我被一家刺绣企业招工,虽然没能如愿以偿搞文艺宣传,但总算跳出了农门,看着来家祝贺的亲朋,母亲喜极而泣:时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没靠走关系、送礼干上了工作,这真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在后来的工作中,虽然那家企业加班加点严重,没有后台没有背景的我却任劳任怨,哪怕在最苦最累最单调的车间里连续干了几年,同行的工友都纷纷跳槽,我也没有想过要放弃这份艰辛的工作,母亲期盼的眼神一直在鼓舞着我,我知道这一切的得之不易,我牢记母亲的一句话:不要攀比别人,人比人要死,自己比自己以前进步就行了。几年后,妹妹也上班了,母亲高兴的脸上的皱纹越来越舒展。

2000年,我结婚几年后,妹妹也出嫁了,宾朋散去后,母亲忍不住大哭了一场:两个闺女都嫁出去了,都是人家的媳妇了,从此只有老两口大眼瞪小眼了-------。我们听后都心疼不已,适逢对象单位要用一对老两口看门,回家做通父母的工作,让他们来到了两个女儿身边。我们知道,父母苦了大半辈子,一直为孩子付出,不知道自己享受。以前在农村,每次我们大包小包提回家的食品,母亲都要等到变质才肯吃。现在离得近了,我们姐妹几乎每天都去看父母,父母舍不得吃的,我们买了,看着他们吃下才肯罢休,父母舍不得穿的,我们把旧衣服都打包藏起来。自两个女婿买了车之后,逢休息日能抽出时间,我们就拉着父母去逛海景、洗海澡、逛商场--------。看着日新月异不断变化的城市,母亲总是赞不绝口,惊叹连连,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

之后的几年,我换了大房子,让父母住上了我原来的楼房。父母看门之余,不停地在周围开荒地,种菜种花生,收成竟比在乡下务农还多,母亲高兴得合不拢嘴,再也不提没有儿子的遗憾了。

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只生育两个女儿的家庭,每月都有了经济补贴。第一次领到补贴,母亲感慨地说:唉,农村有多少做儿子的,每年能够给父母这么多养老金呢?我和妹妹打趣她:那你现在还想不想儿子了?母亲口气坚决的说:不想了!这个社会闺女儿子都一样,闺女更贴心。

2008年,象母亲这样情况的,一次性交五万元就可以买养老保险,每月领工资。我们及时的为父母办理了这种保险。2009年,母亲过完六十岁生日,到银行领出了她平生的第一份工资,虽然只有七百多元,但母亲激动不已,逢人就夸共产党好,母亲由衷的感谢新中国,感谢党和政府赐给她的一切。

相比周围许多和父母年纪相仿的离退休干部,他们拿着高工资,整天无所事事,心安理得的颐养天年,我们有时很为父母不平,但母亲还是那句话:不要和别人比,比我自己以前我已很满足了。现在有了退休工资,老伴健康,女儿孝顺,我们自己还能种点地,供全家老少吃个放心菜和油,这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真没想到,没有儿子晚年还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我辛勤大半生还操劳不止的母亲,愿您和父亲晚年幸福 ,愿女儿能延长您的快乐!

 
  精品推荐
  活跃会员
  征文启示
    尊敬的广大文学爱好者,文登之窗原《文学读书》栏目现经过改版,已更新为《文登文学》,广大新老文学爱好者可在本栏目下方的"文学爱好者专栏"中根据作品分类发布文学作品。具体方法如下:
    1、点击"会员注册",填写用户名,设置账号密码(此账号可在新区论坛中通用)
    2、以前曾经在原《文学读书》中发布过文章的老用户,可使用原来的用户名,但需要重新注册密码。
    3、点击"登陆发布"选择主题分类,发布作品。
    欢迎广大新老文学爱好者积极发稿。如果想加入文登作家协会,可与陈秘书长联系。
    联系电话:13563141866



copyright© 2014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电话:0631-8985020  鲁icp备090749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