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之窗首页 - 资讯 - 供求 - 招聘 - 房产 - 婚庆 - 家居 - 汽车 - 法律 - 健康 - 企业 - 摄影 - 书画 - 文学 - 收藏 - 周易 - 美食- 社区 - 优惠券
首 页 文登作协
作协简介 组织机构
作协章程 作协成员
文坛动态 文登作家专栏
小说 诗歌 报告文学
随笔 戏剧曲艺 文学评论
文学爱好者
小说 诗歌 随笔
散文 杂文 游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登作家作品 >> 散文随笔
想起了兔子
作者:董强

近日翻阅诗集,读到不少写兔的诗句,如杜甫的《八月十五月夜 》中有:“此时瞻玉兔,直欲数秋毫”,他看到小白兔,就想抱起来,数数它身上的根根白毛;王建曾的《小白兔》中写到“新秋白兔大如拳,红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叫人射击,玉鞭遮到马蹄前。”,漂亮的幼兔谁也不忍伤害它们,就连皇帝也发出了保护小动物的旨意。诗人通过人与兔的共鸣与态度,从侧面描写与揭示了兔的静美与可爱。再如贾岛《赠智郎禅师》中的 “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和卢照邻的“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等佳句都是将玉兔与明月联系起来,以兔代月,写出了美好的意境。

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故事中,嫦娥与之相伴的就是玉兔。人们虚拟出一个凡人不可企及的“广寒宫”,让玉兔在桂树下,抱铁杵捣药,降福人间,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闲暇时低吟高哦有关兔的诗词,品味欣赏有关兔的传说故事,别有一番韵味在心头,我便也想起过往的生活中与兔有关的一些事情来。

我十岁的时候,正上三年级,那年暑假中我和姐姐去老姨家走亲戚,她家养了五只大白兔,其中一只产了四只兔崽,已经长得有大人拳头差不多大了,老姨把小兔与母兔分窝饲养。四只小白兔,像四朵跳动的棉花球,只只活泼可爱。白面叶一样的耳朵,红宝石一样的眼睛,银丝一样的胡须,翕动的三瓣嘴唇,加上它们的蹦蹦跳跳、灵灵动动,简直就是一群可爱的小精灵。我在兔舍前看了好长时间也不肯离开,老姨看出了我的心思,走过来问我:“喜欢吗?”“喜欢!”我毫不犹豫地答道。“能养的活吗”“能!”“这可是些张口兽,天天顿顿得喂的,你有时间伺候它吗?”“有,我放学就去薅菜割草,每天我吃饭前先去喂它!”对老姨的每句问话我流水摇铃一般回答着。接着老姨说:“既然你真有这个心思,那就给你一对了,一公一母,等它们长大了还可以下小崽。”这一下把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吃饭的时候,老姨若有所思地说:“这兔小的时候挺好玩的,等它们长大了,还可以挣钱呢,毛长长了,剪下来,送到采购站卖了,换点钱回来,买个本儿买个笔的,就不用向你妈妈要了。”听了老姨的话,我想起我的一个同学,家里也养了不少兔子,他爹常剪了兔毛去卖,家中的日常开销,全依靠着那几只兔子呢!吃完了午饭,老姨找来一只小篓,在里面放些干草,然后挑了两只较大的放了进去,又放了几把嫩草和青菜,最后怕兔儿往外蹦,找了一块花布盖住扎好,这才放心。盛着两只“宝贝”的篓子不算太沉,回来的路上,我和姐姐轮流拐着,一路心花怒放,也不知放下看了多少次,薅路边嫩草喂它们,三十里的沙土路,往日里觉得挺长挺远,这一次,一点没觉得累就到了家。第二天,我便找了石头砖瓦,在院子的南边给小兔造了宅舍,虽然从外观看不如瓦匠盖得那么美观,但经我悉心调理。小兔住在里面却也十分的舒适。之后更关键的是精心的喂养了,假期中一切都好办,开学了我还要时刻挂记着它们,有时上课或下课还想起这两个“宝贝”,很多时候,放学路上就绕道去村外,薅些嫩草回来,忙是忙了一些,但看着兔儿一天天长大,雪白的毛越来越长,心里乐滋滋的,不仅仅感到兔儿的可爱,也想着去采购站卖了兔毛得着钱的情景。那时候还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后半期,是在生产队生活的日子,我们家,我和两个姐姐都在读书,父亲在烟台一家工厂做工,微薄的工资除了交到生产队卖口粮,所剩了了,母亲操持家务,喂鸡喂猪,省吃俭用,日子过的虽比队里有些人家稍好些,但也紧紧巴巴。我和姐姐上学的书包全是母亲用旧布缝的,本子用完了正面用反面,铅笔用得捏不住了,才能拿着笔头向母亲要,但要求买个新文具盒和喜爱的连环画册之类的书籍,就难上加难了。这回养了兔子,是我天天辛劳喂养的,母亲早看出了我的用心用意,便对我说:“等兔毛卖了钱,你可以自己用,我给你保管着,只要是学习方面用的,你尽管花。”这可把我高兴得不得了。终于到了兔毛可剪的时候了,可剪兔毛的活儿实在不好干,在姐姐的帮助下,费了半个下午的时间才勉强完成,剪完毛的兔子像从白灰浆里捞出的草鸡一样难看,一只兔子的脊背还剪碎了两个地方,我急忙给它擦了药水,觉得有愧于它,心里十分难受又有些无奈,这实在是只能这样做了。我包好了兔毛,叫了一个伙伴,骑着车就奔向镇上的采购站,按一等兔毛的价格,卖了三元五角钱。这是我第一次自己经过辛勤劳动挣来的钱呀,装在口袋里沉甸甸的,心里别提有多么甜美。后来我用这卖兔毛的钱陆续买了文具盒,几十本连环画和几本故事书,这样我就成了班里手中有课外书的人了,引得一些同学好生羡慕。

……

乡亲们发兔财,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很多人意识到除了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还应搞点生财之道,于是大家便从最基础做起,养兔、养羊、养牛,由于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国外对兔毛的需求量很大,一段时间里兔毛的价格飞涨,养兔的人家很多,发了兔财的也不在少数,更重要的是人们在养兔发财的过程中,看到了眼前奔向小康的阳光大道。

我也想起了山中的野兔,小时候,野兔特别多,多得人们种豆为防兔啃而发愁,每当冬季大雪一连下几天,一些闲下来的青年无事可做,领头的一挥手,呼啦啦聚集一群,每人拿着根棍子,上山赶野兔去,有时还真能赶着,收获得多,分兔肉,收获得少,在一起做菜喝酒,在贫穷中寻找生活的乐趣。可到了生产队吃大锅饭的后期,乱砍滥伐林木的现象十分严重,千山万山都成了秃山,很多野生动物也没了藏身之地和生存的条件,野兔越来越少,这些年来,虽然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山渐变绿,水渐变清,但生态平衡,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进入山中,野兔,野鸡等动物难得一见,即使是农村的孩子,想见这些动物,也只能去动物园了,实属可悲。更有甚者,违犯法律,恶行不改,用放“扣”,电击等手段,穷捕猛杀,把大自然中仅剩的几只“兔种”也要斩尽杀绝,这些人如果再不住手,我们的后代要认识兔子,那真的只能在影视资料中才能见到了。

兔子是大多数人喜欢的一种动物,人们在生活中特别爱拿兔子作比,说明道理。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告诉人们要顾及生态环境,保护自己的生存地盘,保护了环境就是保护了自己。谚语有:“兔子靠腿狼靠牙,各有各的谋生法”,告诉人们在谋生和发展事业中,应发挥自己的长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成语中有“守株待兔”,告诉人们不要死守狭隘的经验,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狡兔三窟”,告诉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凡事必须留有余地,宜“未雨绸缪”,毋“临渴掘井”等等,可谓不胜枚举。

兔子真是世间之“宝贝”,是值得我们珍爱的动物!回味有关兔的文化及与兔有关的故事,会使我们内心生发许多深切的感悟,使我们更加热爱新生活,明确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事物,科学地利用与改造自然,让我们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

 
  精品推荐
  活跃会员
  征文启示
    尊敬的广大文学爱好者,文登之窗原《文学读书》栏目现经过改版,已更新为《文登文学》,广大新老文学爱好者可在本栏目下方的"文学爱好者专栏"中根据作品分类发布文学作品。具体方法如下:
    1、点击"会员注册",填写用户名,设置账号密码(此账号可在新区论坛中通用)
    2、以前曾经在原《文学读书》中发布过文章的老用户,可使用原来的用户名,但需要重新注册密码。
    3、点击"登陆发布"选择主题分类,发布作品。
    欢迎广大新老文学爱好者积极发稿。如果想加入文登作家协会,可与陈秘书长联系。
    联系电话:13563141866



copyright© 2014 文登之窗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编号鲁B2-20100020号
 电话:0631-8985020  鲁icp备09074927号